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

天天看點:將“家族企業”進行到底,李錦記的獨門生意經

2023-01-19 15:23:12 來源:于見專欄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家族企業在全球500強企業中占比40%,李錦記便是其中之一。不過,相比其他上榜家族企業的“年齡”,134歲的李錦記,卻像一個“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者,更是華人家族企業中難得一見的存在。


【資料圖】

堅持不上市的李錦記,雖然看似低調,但是其穿越三個世紀依然充滿活力的發展態勢,卻讓其光芒難以被掩蓋,而其作為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成功的創業案例,更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借鑒價值。

穿越經濟周期,靠“家族文化”取勝

“不要晚結婚、不準離婚、不準有婚外情。違背后兩條者,退出董事會!”這是李錦記經營百年企業的管理哲學。而且,按照李錦記的經營“鐵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也無法持有公司股份,因此李錦記也從無融資上市計劃。

不過,即便沒有資本加持,李錦記也能靠一己之力,將其產品賣到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據了解,在美國醬油調料市場,其市場份額高達88%。而在新加坡的貨架上,李錦記更是隨處可見,甚至在醬油文化十分濃厚的日本,李錦記也能沖進日本頭部企業,在當地的市占率僅次于日本味業龍頭龜甲萬。

難能可貴的是,從1888年李錦記第一代傳人李錦裳研制蠔油開始至今,李錦記也經歷了百余年的發展歷史,更是經歷了多個經濟波動周期,而李錦記卻一直能在市場保持堅挺。

據了解,2021年,海天味業營收達250.04億元,凈利潤為66.71億元。而由于李錦記堅持不上市,外界對其真實財務狀況,也不得而知。但是據業內人士根據其市場布局來測算,李錦記的年營收約為700億元,其中以無限極為主營業務的無限健康,營收約為200億元。

由此可見,在調味品之外,論公司整體的規模體量,李錦記或許遠在海天味業之上。據觀察,李錦記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穩健增長,與其家族傳承文化以及公司的創業理念有關。甚至在李錦記的發展理念里,沒有“守業”二字,永遠創業更是其奉為圭臬的經營哲學。

不過,李錦記發展至今,也經歷了幾起幾落。在李錦裳時代,由生蠔湯煮成的鮮香蠔油誕生,給李錦裳的后人們帶來了一份祖業。隨后幾年,李錦記蠔油莊也經歷了一場大火、并在李錦裳辭世后,陷入了兩代人之間的家庭紛爭,也讓李錦記的第二代掌舵者李兆南幾乎傾家蕩產,更讓公司的產能下降、業績低迷,最終李錦記的事業重擔,也落到了李兆南的兒子李文達那里。

李錦記第三代傳人李文達被稱為香港“蠔油大王”。李文達也是自接棒李錦記后,與親弟弟之間出現股權糾葛,而籌集了8000萬巨資,從弟弟手里買下的股份,最終才帶領李錦記一路逆襲。

1992年,南方李錦記成立,“無極限”也成為為李錦記貢獻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年營收200億的規模,已經接近李錦記營收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李錦記醬料業務也在全球遍地開花。

在廣州新會建立50萬噸級別的工廠后,其產品品類也高達十余個,覆蓋蝦醬、醬油、辣椒醬、方便醬、XO醬等二百二十多款調味品。正是這樣的“家族文化”傳承,讓李錦計一路高歌猛進。

阿里新帥到位,李錦記變革在即

多年的沉淀,讓李錦記穩住了行業地位。據最新數據統計,李錦記以4.27%的市場份額排名調味品行業第二。而且,在內地耕耘20多年里,李錦記一直維持著超25%的年增速,從未虧損。

近年,李錦記在傳承其家族文化的同時,也在試圖融入新鮮血液。2022年10月,李錦記宣布換帥,由前阿里巴巴高管靖捷正式擔任李錦記醬料集團新一任首席執行官。而就在不到兩年前,前CEO林碧寶才宣布上任。頻繁更換高管,顯然也是李錦記尋求變革的信號。

李錦記曾公開表示,為了實現“家族延續、創造歷史、成為優秀民族企業典范”的愿景,李錦記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合適的人選來擔任CEO,包括但不限于家族成員。很顯然,李錦記在引入人才、壯大業務方面,一直是一種開放的心態。

值得一提的是,靖捷在中國和日本保潔市場部任職,也曾服務飄柔、佳潔士、SK-II、玉蘭油、幫寶適等多個核心品牌。有了這樣光鮮的職業履歷,靖捷加入李錦記,也為李錦記將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

李錦記在公告中介紹靖捷,他深耕于品牌運營業務,包含購物者營銷、店內運營、數字營銷、CRM和電子商務等。而李錦記作為傳統家族企業,想要向著互聯網方向轉型,也需要像靖捷這樣有著互聯網經驗的新鮮血液加入。

不難看出,李錦記此番的變革,也與其一直堅持的“永遠創業”一脈相承,更是李錦記在世代創業過程中不變的內核。正如李文達所言:“守業是守不住的,只能不斷創業、創新”。

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播者,李錦記“內外兼修”

李錦記有兩個標簽,一個是復合調味品之王,另一個是中餐場景之王。經過多年的發展,李錦記也通過改變全世界的中餐烹飪方式,教所有人做中國菜。而這背后,與其高度重視廚師戰略以及堅守百余年的中國菜戰略密切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李錦記的業務遍布全球五大洲、暢銷一百多個國家,向全球提供200種醬料和調味品。據了解,李錦記采用的許戰海矩陣模型,而該模型既為李錦記的產品策略提供了方法支撐,也為其市場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借助該戰略,李錦記從早期的蠔油產品開始,研發出了復合型的調味品,而蠔油本身就是對傳統單味調味品的顛覆,因此推出的復合型調味品,也使得烹飪調味更簡單。

與此同時,李錦記借助調味料,也改變了全世界的中餐烹飪方式。而且,帶著這樣的理念,李錦記也始終在教全世界的消費者,如何更方便地做出更好吃的菜。

李錦記除了在調味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外,其在餐飲渠道的布局方面,也早有布局。早年,李錦記就高度重視廚師戰略,其餐飲渠道的收入占比已超過60%。據了解,這得益于其重視廚師培訓、教廚師做菜、給廚師產品、為廚師造勢、請廚師站臺。

值得一提的是,李錦記發起的希望廚師項目,是其匯聚各方力量,為資助有志青年免費學廚圓夢、為中餐業發展培養未來之星而發起的公益計劃,也是李錦記“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和“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企業使命的重要實踐。

據了解,該項目自2011年啟動,每年李錦記從全國經濟欠發達地區公開招募有志從事中餐烹飪的青年,全額資助這類年輕人的學雜費、生活補助、交通補貼,包括其入讀國家正規職業高中中餐烹飪專業,并鼓勵學員學成后投身餐飲企業,為中餐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另外,李錦記聘請行業知名廚師,作為李錦記顧問大師、精英廚師,連接廚師資源及餐飲渠道。在這樣的布局下,李錦記在餐飲渠道的營收占比也逐年攀升。據公開數據顯示,2006-2019年期間零售渠道占比從46%縮減至42%,餐飲端占比從54%逐步擴大至58%。

由于餐飲渠道占比大,且相對零售渠道粘性更強,因此餐飲渠道成為眾多調味品企業集體瞄準的渠道。李錦記更是先人一步。將其分銷網點密集地覆蓋學校、餐飲公司。與此同時,李錦記通過與廚師等意見領袖進行合作推廣、開展定制化服務,也逐漸在餐飲渠道打開局面。難能可貴的是,目前傳統調味品龍頭企業李錦記的餐飲渠道收入占比,已超過60%。

除了李錦記在調味品市場上,通過產品與渠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外,還在中餐場景方面,將其產品與場景結合起來,例如,蒸魚豉油、排骨醬、叉燒醬、海鮮醬等產品,都是場景化的產物。

由此可見,李錦記正在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播者,也在產品、渠道等方面“內外兼修”,讓其業績基本功越來越扎實,而在整合餐飲渠道資源方面,其越發呈現出行業生態優勢。

結語

李錦記作為調味品賽道的第二大玩家,也有著王牌家族企業的光環。經過百余年的的發展,其業務已拓展至全球,并且通過產品與渠道策略,已經打下了牢不可破的江山。無論是終端零售渠道的布局,還是餐飲渠道的打通,都體現了這個“百年老店”的遠見與格局。

如今,在其“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指引之下,李錦記也成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播者,加上其不斷向餐飲行業滲透,李錦記也早已破圈,并正在成為新消費時代,無可替代的品牌。

關鍵詞: 飲食文化 新鮮血液 市場份額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