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

天天消息!各地兩會聚焦信息通信業

2023-02-03 10:49:50 來源:人民郵電報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近期,省級兩會密集召開,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來看,數字經濟依然是地方政府關注的重點,幾乎所有省區市對數字經濟發展作出相應規劃。

新的一年,各省份信息通信業如何發展、各地兩會發出了哪些信號呢?


(資料圖)

5G等新基建繼續加大投入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今年各省區市的重點建設領域。

在經濟大省中,廣東提出要推動5G網絡實現城鄉主要區域基本覆蓋,推進網絡強省、數字廣東建設,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山東表示將加快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領域的建設應用,今年累計開通5G基站20萬個、確定性網絡1萬公里以上。河南亦提出打造5G精品網絡,5G基站總數突破18萬個的目標。

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雙千兆城市”建設,北京提出2023年新增5G基站1萬個以上,新增1000M以上寬帶接入用戶不少于20萬戶等量化目標。

同樣,廣西表示今年要新建成5G基站2萬座以上,5G網絡覆蓋80%以上行政村,支持廣電5G融合發展。

在西南地區,重慶提出加大對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爭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以上。四川亦表示加速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實施國家“東數西算”等重點工程,推進算力調度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發展國家級天府數據中心集群。

在東部地區,為進一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上海提出系統化構建城市數字底座,加快建設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國際數據港和一批數據中心、算力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江蘇提出系統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浙江提出要建設一流數字基礎設施,加強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和大型數據中心建設,打造長三角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加快建設“雙千兆”寬帶城市。

總體來看,在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以5G、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將成為今年信息通信領域的關鍵抓手,進而帶動整體經濟穩中向好。

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除了數字新基建以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也成為各地政府關注的重點。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又一亮點。

比如,浙江提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培育超百億元數字企業40家,新增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150家,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

廣東提出推動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云”。

江蘇提出全面開展中小企業免費數字化診斷,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培育更多國家級智能工廠、數字領航企業和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一個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多省把農業農村發展放在現代化建設優先位置,尤其是加快推進農產品“線上﹢線下”相融合,培育數字農業、休閑旅游等新業態,讓廣大農村地區共享數字經濟的“紅利”。

聚焦前沿科技實現重點領域自主可控

此前,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提升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健全“揭榜掛帥”長效機制,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為行業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各省區市根據自身比較優勢,探索出適合本地的發展路徑。記者在梳理今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時發現,結合本地優勢,聚焦前沿科技,努力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著墨較多。

其中,北京提出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信息、網絡安全等領域取得更多創新應用成果,推進6G技術研發。

吉林提出圍繞“芯、光、星、車、網”五大領域,持續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數字產業“專精特新”企業和龍頭企業。提升區塊鏈技術應用能力,前瞻性布局元宇宙產業。

江蘇積極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元宇宙等未來產業,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科技攻關專項行動,努力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

浙江設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專項基金和“專精特新”母基金。安徽推動量子信息科創引領高地建設。福建提出突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光電信息等領域。河南開展先進計算、網絡安全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堅。

詳見今日5版

關鍵詞: 信息通信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