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白大力創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加快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圖為沙瑯鎮城區俯瞰圖。張鵬飛 攝
沙垌沉香墟整潔明凈,在仿古門頭映襯下頗有些古色古香。
(資料圖)
莫耀波 攝
改造提升后的旦場鎮人民路一角。張鵬飛 攝
2月27日,茂名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市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大會,部署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并動員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會上,茂名市委、市政府與各區(市)、經濟功能區分別簽訂了責任書。茂名市委、市政府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精確畫像、精準定位,每一份責任書都是從各自定位出發,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
●南方日報記者 鄧建青 鄒祥亮 劉棟銘
落實責任
黨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
作為茂名市的“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電白用好“一四五”工作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其中,圍繞美麗圩鎮和鄉村建設大膽實踐探索,高質量推進創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記者從電白區簽訂的責任書中了解到,為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茂名市委、市政府對電白區的定位是:電白區要在與城市同頻共振中相向而行,做服務和融入全市大局的表率、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濱海城市的先行區。
明確定位后,電白要根據發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分類實施創先、進位、消薄行動。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強園區平臺建設,承接產業有序轉移,積極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
此外,責任書還在強化鄉鎮連城帶村節點功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強城鄉區域統籌、深化城鄉綜合改革、深化對口幫扶協作五大方面作出了相應要求。
其中,在深化對口幫扶協作中提到,要與結對幫扶的佛山市南海區一起完善對口幫扶協作機制,深化產業、就業、人才、科技、民生等領域幫扶協作,促進雙方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謀發展。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優化營商環境,做好幫扶協作的土地供應、社會管理、配套服務保障,切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簽訂責任書是為了更好落實責任,落實責任書必須有責任心。從征求意見稿來看,茂名市落實“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多達200多項,如何抓好落實是關鍵。根據責任書要求,電白將成立“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要求黨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此外還要強化要素保障,強化工作落實。接下來,就要看電白區如何施非常之舉、謀務實之策,同心協力推動茂名縣域振興走在粵東粵西粵北前列。
此外,責任書還提到,市、區上下貫通、凝心聚力,“抓好一三五,做強千百萬”,實現“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2023年主要目標是:市、區指揮體系運轉順暢,工作機制和配套政策體系建立健全,差異化目標引領科學有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有新招實招,資源要素投入明顯加強,新型幫扶協作更加緊密,社會力量得到廣泛動員,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充分發揮,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提質增效。
代表發言
沙垌村分享經驗提振信心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是省委立足新發展階段,為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出的戰略性舉措。茂名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市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大會,對標對表省委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要求進行再部署。會上,縣區、鎮、村、企業以及牽頭單位分別作表態發言,為行動提振信心。
電白區觀珠鎮沙垌村作為村代表在大會作表態發言。沙垌村表示,將按照省委和市委、區委部署要求,用好“一四五”工作機制,發揮好沉香特色資源優勢,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帶領群眾走好產業富民道路,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堅持資源整合,積極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目前沙垌村及周邊擁有沉香苗木場200多個,年培育優質沉香苗木1000多萬棵。作為電白沉香育苗主要基地,沙洞村將著力加強沉香育苗的標準化建設,做實做好做細沉香苗圃基地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為沉香產業行穩致遠夯實基礎。同時,以“農頭工尾”為抓手,大力發展沉香衍生品經濟,積極引導扶持沉香加工企業向精深化方向發展,產品向深層次、多樣化延伸,實現一樹百業、一香百變。另外,還需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加快沙垌沉香墟加工作坊集聚區建設,形成就地深加工、產供銷“一條龍”閉環,探索推動商貿出口研發檢測、研學一體、民宿旅游等新產業發展。
堅持共建共贏,大力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按照“一河一環一街”規劃,沙垌村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實施沙垌河環境修復整治,建設沉香公園、濱河騎行道,打造電商物流園、農貿綜合市場及商業步行街,建設沉香墟“綠美”新風貌。同時,還將立足沉香墟的產業特色和商墟環境,聚焦和美鄉村農文旅融合、產銷貫通,挖掘鄉村多元價值,積極外聯內引,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等興業富民多元業態,吸引更多人來沙垌“沉浸式”體驗沉香的魅力。在提升品牌價值上,沙垌村依托產業綜合服務中心,靠前服務,為香農、香工、香商、香客提供政策咨詢、產業扶持、技術培訓、便民服務,打造“溫暖沙垌”服務品牌。利用村黨校分校持續開展電商等高質量培訓活動,讓沙垌沉香產品家喻戶曉。
堅持黨建引領,著力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據介紹,沙垌村組織開展黨員聯系農戶和商戶、黨員經營戶掛牌、承諾踐諾、設崗定責、志愿服務等活動,推動黨員在鄉村治理中帶頭示范,帶動群眾全面參與。同時,充分發揮網格員在村莊管理、中心工作、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水平,切實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目前,沙垌村已成立綜合執法管理小分隊,沙垌沉香墟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已完成聽證,并將產業發展、誠信經營、愛護衛生、和諧和睦等寫入村規民約,為鄉村法治建設、和美沙垌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責任在肩,使命光榮。沙垌村表示,將堅定不移落實好上級部署要求和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市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大會精神,按照全產業鏈打造“五棵樹一條魚一桌菜”的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發揮好“兩個作用”,力爭為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打造“沙垌樣板”。
■延伸
電白建成16個“宜居圩鎮”、3個“示范圩鎮”
內外兼修 美鎮興圩
黑底化道路寬敞整潔,街邊門市經營井然有序,垃圾日產日清、社區公園就在家門口……近年來,電白區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一個個圩鎮在創建行動中大幅提升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變得越來越宜居,越來越美。
圩鎮是城鄉融合的重要節點,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2月13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聚焦“百千萬工程”,全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今年將統籌縣域、鄉鎮、鄉村建設,重點發展壯大50個中心鎮,推動100個美麗圩鎮樣板建設,重點打造50個美麗圩鎮建設項目范例。
目前,電白區有16個鎮街達到“宜居圩鎮標準”,3個鎮街達到“示范圩鎮標準”。迎接新的目標,電白將于今年啟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第二期),繼續深化美麗圩鎮建設,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這兩年圩鎮變化很大,主干道路全部鋪上瀝青做了黑底化,還加建了人行道,少了亂糟糟的感覺,干凈整潔多了。”旦場鎮群眾欣喜于圩鎮的顏值提升。近年,旦場鎮以人民路和旦青路為主軸,沿線全部鋪上瀝青柏油,人民路上還合理設置了小車和摩托車專用停車位,引導群眾有序停車。同時,旦場還對圩鎮的排水排污管道進行提升,以推進美麗圩鎮創建。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電白美麗圩鎮建設的主要抓手。近兩年,行走電白區各鎮,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隨處可見,一個個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的工程落地取得成效。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于2020年底立項,投資總額11.7億元,主要對16個鎮進行圩鎮中心道路瀝青黑底化,完善排污排水系統,加裝路燈,綠化美化,新建文化廣場、文化公園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高城市形象,構建良好的人居環境。2021年初,各鎮相繼完成項目勘察設計施工招標,首期3.9億元債券資金投入后,電白掀起圩鎮基礎設施建設高潮。目前,一期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共改造交通干道52公里,農房立面改造776處,規范小車停車位7230個,“三線”整治42.8公里。鎮域圩街交通、市容市貌明顯改善。
此外,電白還著力推動鎮街治污能力大提升。美麗圩鎮項目啟動以來,19個鎮共新建垃圾中轉站14座,添置密閉運輸車輛58臺、分類垃圾桶733個;新建污水管網逾8萬米。各鎮街已實現垃圾日產日清,清運率100%,無害化處理率100%,覆蓋率100%;墟鎮污水應接盡接,進水量,進水濃度基本達標。
緊抓美麗圩鎮建設的契機,電白大力推動鎮域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和效能。其中,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廣場、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社區體育公園等公共體育設施,構建“15分鐘健身圈”,實現健身設施全覆蓋。推動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和體育設施免費向公眾開放,保障開放時長。2020年以來,全區19個圩鎮相繼完成農貿市場、公辦幼兒園、鄉鎮衛生院、鎮級綜合文化服務站的全新改擴建。
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初春的電白,陽光明媚,沙瑯鎮的新城公園、沉香公園是周邊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走進沙瑯鎮,寬闊暢通的瀝青柏油大道,井然有序的臨街商鋪立刻映入眼簾,一個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的美麗圩鎮形象呼之欲出。
沙瑯鎮是電白美麗圩鎮建設的3個示范鎮之一,也是電白高質量推進美麗圩鎮建設的縮影。立足風貌提升,完善醫院、教育等公共服務能力,沙瑯鎮壯大北部中心鎮區域輻射能力;發力沉香特色產業,集產學研游于一體的觀珠鎮新貌徐徐展開......在推進美麗圩鎮建設中,電白區各鎮各出其招,一方面大力改善鎮容鎮貌,增強公共配套,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讓美麗圩鎮建設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沙瑯鎮的人民公園、觀珠鎮的文化廣場、坡心鎮高圳車教育基地、林頭鎮的人民廣場、南海街道的風情疍家墟……近年來,電白區結合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美麗圩鎮風貌提升亮點紛呈。其中,打造以電海街道、林頭鎮、霞洞鎮、沙瑯鎮和水東灣為主軸的5個鄉村風貌示范帶,引導沿線鎮村挖掘潛力、發揮優勢,以“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為組織載體,推動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培育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較強輻射力的鄉村產業帶。
在此基礎上,電白大力推進圩鎮建設鄉土化、特色化的鎮村風貌帶建設。其中,通過大力實施“百墟千村振興計劃”,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圩(鎮)和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村,著重打造具有“漁港風韻、漁村風情、魚鮮風味、漁民風采”內涵的晏鏡“疍家墟”、“香飄世界”的沙垌沉香墟、“千年荔鄉”霞洞荔枝墟、“好客沙瑯、美麗江城”沙瑯特色小鎮、“生態養生休閑谷”里平鵝凰嶂旅游風景區。此外,聚焦城鄉融合發展,建設“一灣兩環一中心”,加快打造水東灣和沙瑯江“兩個一百里”示范帶,形成鄉村振興示范樣板群,集中展示鄉村振興成果,引領鄉村振興向縱深、向全域發展。
因鎮施策特色明顯
開展美麗圩鎮建設以來,電白各鎮特色越來越明顯。
歷經三個多月的風貌改造提升,觀珠鎮“沉香第一街”改造提升工程已近尾聲,干凈整潔、秀美興旺的精品特色商墟形象已經顯現。去年11月,電白投入1600萬元對觀珠沉香商業街進行改造升級,統一規劃設計仿古風格的商鋪招牌,落實“三線下地”,街道兩旁商鋪及建筑外立面進行風貌提升,同時重新鋪設人行道,統一大理石風格,一改現代風格后更具地域特色。
2月25日,以“逛晏鏡·疍家墟 看茂名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茂名市第八屆全民健身徒步節在電白區南海街道舉行。作為茂名市“百墟千村振興計劃”首個開門迎客的樣板墟,蘊含濃郁傳統文化的疍家墟讓參與群眾流連忘返。疍家墟由塘霞俚街、皮鞋街和晏鏡街組成,圍繞歷史傳承的俚人文化、疍家文化、墟日文化等,通過仿古漁村建筑、沉浸式表演等,擦亮傳統文化。
“各鎮有各自的特色,不能千鎮一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美麗圩鎮創建工作中,電白基于圩鎮不同特點,著重以特色引領,因鎮施策,挖掘地域特色,突出圩鎮文化。
新的謀劃也已經出爐。電白區近日印發“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提出要繼續大力深化美麗圩鎮建設,通過實施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以進一步提升城鎮品質,持續鞏固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塑造特色鮮明的風貌,形成格局特色的產業體系,建立“共同締造”的社會治理格局。
具體操作上,電白將于2023年啟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第二期),建設內容包括圩鎮道路沿線美化、綠化、亮化、黑底化、排水排污、“三線”整治、農房風貌提升、特色圩街打造等方面,實施區域主要包括228國道沿線各鎮(嶺門、樹仔、麻崗、旦場、沙院、小良)和坡心、霞洞、那霍9個鎮。2024年,建設林頭、羅坑、黃嶺、觀珠、馬踏、望夫6個鎮。具體而言,到2025年底,所有城鎮應達到“十個一”要求(“五網五體系”):建設一張清潔完善的垃圾分類收運處置網,一張高效健全的污水收集處理網,一張規范有序的線纜網,一張內外暢通的交通網,一張串珠成鏈的休閑游憩廓道網,一個優質有序的公共文體服務體系,一個功能完善的商貿服務體系,一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體系,一個優質均衡的教育體系,一個現代完善的社會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