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金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信義玻璃(00868)“跑贏行業”評級,考慮到短期內竣工緩慢修復,且行業產能減少進度略放緩,小幅下調量、價假設,下調2023/24eEPS8%/4%至1.59/2.1港元,目標價下調7%至19.4港元,隱含27%上行空間。公司2022年營收同比-15%至257億港元;歸母凈利潤同比-56%至51.3億港元,業績符合前期預告。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深加工相對亮眼構筑盈利安全墊,浮法板塊也彰顯韌性。
1)浮法玻璃:全年營收同比-24%至166億港元;2H22環比-20%至74億港元。該行判斷去年下半年竣工需求未如期落地,導致浮法行情繼續低迷:2H22行業含稅均價環比-19%至1694元/噸。公司2H22浮法毛利率環比-17ppt至17%,產品結構和成本管控帶來的盈利韌性優于行業。2)汽車玻璃:全年營收同比+11%至61億港元;2H22環比+6%至31億港元,毛利率穩定于50%左右。3)建筑玻璃:全年營收同比-1%至31億港元;2H22環比+9%至16億港元,2H22毛利率約39%,環比穩定。該行認為公司深加工表現相對亮眼,在浮法主業處于低谷之時,汽玻、建筑玻璃構筑了厚實的盈利安全墊。
竣工修復將不會缺席,公司有望享受β+α雙重加持。
該行認為,年內竣工端在充足項目儲備和保交樓政策驅動下有望修復。根據中金地產組預測,今年竣工同比增速將超過10%。在迎來曙光前,該行認為行業部分已虧損半年以上的產線將陸續冷修,該行測算由此將為供給帶來10%以內收縮,供需錯配下浮法價格有望迎來上漲行情。此外,公司預計在遼寧營口、云南、印尼將有產能投放,彰顯其α特質。根據公司公告,純堿龍頭今年5~6月新增產能規模較大,該行判斷將緩解玻璃成本壓力。
持續推進新業務,圍繞“深加工”和“新能源”兩條主線擴大版圖。
該行認為:1)汽車玻璃:公司聚焦出口和后裝市場,該行判斷海運費下降或能增強公司出口競爭力;2)節能建筑要求持續升級有望驅動Low-E玻璃滲透率提升,公司作為節能玻璃龍頭之一仍將受益;3)新能源產業鏈:公司持股信義光能和信義晶硅,已享光伏玻璃帶來的投資收益;信義晶硅一期多晶硅項目產能6萬噸,如集團硅料業務探索成功,可能在長期持續為公司增厚利潤。
風險提示:竣工修復不及預期,行業冷修產能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壓力超預期。
關鍵詞: 信義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