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戲規則是:音樂響起,學生圍著椅子轉圈,音樂停止,學生找椅子坐下,不坐椅子的被淘汰。堅持到最后的獲勝者可以得到獎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1)改變玩法,先理解“搶”的含義。
3、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對椅子不是很感興趣,所以要及時調整游戲中的道具,選擇孩子喜歡的籃球。一是把“搶椅子”臨時改成“搶籃球”,同時增加自然強化環節,讓孩子把籃球扔進小筐里,增強興趣。
4、(2)調整音樂模式,提高注意力。
5、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從調整播放音樂的模式入手,可以從手機播放音樂到可以發光發電的音樂玩具,讓孩子不僅能聽,還能看,增強孩子對音樂的注意力。
6、當孩子越來越重視音樂的時候,可以把音樂玩具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讓孩子注意聽音樂,然后慢慢過渡到手機播放音樂的其他模式。
7、(3)演示玩法,增進理解,適當“放水”,體驗樂趣。
8、老師和孩子面對面坐著,另一個老師玩音樂玩具。當音樂家停止游泳時,老師抓起籃球。搶到籃球后,他把它扔進了小籃子里。表情和動作盡量夸張,適當準備一點強化來強調“哇,我搶到籃球了,好好吃/哇,我拿到籃球了。
9、我很高興能夠投球。"
10、在游戲節奏控制上,注意控制輸贏概率和節奏,適當“放水”,讓孩子體驗搶到球后的獎勵。
11、(4)加強概括和整體過渡。
12、當孩子練習一段時間后,已經基本理解了游戲規則。專注力大大提高后,可以邀請能力水平相近的孩子玩“搶籃球”的游戲,提高他們的反應能力。也可以試著慢慢改變環境。
13、增強孩子的概括能力和自制力,最后慢慢從“搶籃球”過渡到“搶椅子”。
14、(5)干預效果分析
15、經過一系列翻譯器的干預,孩子可以和其他班的兩個以上的孩子一起玩搶椅子,并且可以遵守游戲規則,獨立搶椅子。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