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

富士康走了?工業富聯漲了 | 年報季

2023-03-21 18:12:12 來源:全球財說

作者:丁一

出品:全球財說


【資料圖】

3月14日晚間,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601138. SH,以下簡稱“工業富聯”)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報告。

縱觀近幾年工業富聯的發展,可以用四個字形容“波瀾不驚”,但對于“臺商領袖”郭臺銘、對于名聲赫赫的富士康而言,則有些差強人意。

但即便如此,作為宇宙最強代工廠的工業富聯,近幾日仍然吸引大批資金進入,疊加將“搶走“歌爾股份AirPods訂單的傳聞buff,股價更是不斷高攀。

扣非凈利負增長,主營業務毛利率微薄

年報顯示,2022年工業富聯實現營業收入5118.50億元,同比增長16.4%;實現歸屬凈利潤200.73億元,同比增長0.3%;實現扣非凈利潤184.10億元,同比下降0.9%。

雖然,工業富聯的營業收入、凈利潤仍創下新高,但是僅0.3%的增長著實讓市場及投資者感覺到“獨角獸光環”已經不再。

并且,扣非凈利潤出現下滑,也意味著公司的核心業務已面臨增長瓶頸。

從年報中可以看出,工業富聯認為2022年業績基本與2021年持平,所以對于是什么原因影響全年經營情況并未進行過多說明。

細分來看,工業富聯目前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仍是3C電子產品,若拆分成行業則分別為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云計算、工業互聯網。

其中,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事項營業收入2961.7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4.37%,但是相關營業成本增幅卻達到16.39%,高于營收增速,導致相關毛利率下滑1.58個百分點至9.25%。

云計算方面,實現營業收入2123.33億元,雖然營收與成本增速基本持平,但是毛利率卻僅為3.96%,仍下降了0.18個百分點。

工業互聯網毛利率高達47.87%,可由于營收占比較小,對于業績貢獻并不明顯。

目前,工業富聯所生產的產品包括網絡設備、電信設備、通信網絡設備高精密機構件、服務器及零組件、云服務設備高精密機構件、精密工具、工業機器人。

從產銷來看,通信網絡設備高精密機構件仍為工業富聯生產的主要產品,全年生產銷售量均約為11億件,較上年增幅不足10%;其次,網絡設備全年生產銷售量均為2.6億臺,較上年同比增長18.30%。

圖片來源:工業富聯2022年年報

成本不斷攀升,毛利率、凈利率下挫

成本分析表顯示,工業富聯所生產的3C電子產品直接材料成本占總成本比例高達90.47%,而直接人工成本則僅為164.78億元,占總成本比例不足3.5%。

畢竟,工業富聯作為代工行業龍頭,一直以來對于人工價格頗為敏感,而國內的勞動力窗口紅利期已經關閉。越來越多追求無拘無束的年輕人“寧可去送外賣也不愿進工廠”。

目前來看,工業富聯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若按凈利潤來計算,人工成本已達到凈利潤的8成往上。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財說》查閱歷年工業富聯的直接人工成本發現,雖然國內人工價格不斷走高,且工業富聯營收規模、生產量不斷攀升,但其人工成本增長并不明顯,甚至有所下滑。

2017年-2022年,工業富聯的直接人工成本分別為165.63億元、155.71億元、140.51億元、151.86億元、161.04億元、164.78億元。

而同期直接原材料成本分別為2748.69億元、3344.97億元、3414.91億元、3596.48億元、3629.70億元、4286.91億元。

生產規模不斷上升,但人工成本卻保持平穩甚至低于2017年水平,說明了什么?2022年末,工業富聯員工總人數為199073人,低于2017年是的269049人。

可以看出,富士康在國內員工數量出現大幅下滑。而外媒近日更是頻頻報道,富士康計劃將生產轉至印度、越南等地。

有消息表明,印度Karnataka邦政府與富士康簽署意向書,富士康將在Bengaluru建設一間主要工廠。此間電子制造廠將建在Bengaluru國際機場附近,占地約300英畝。該政府人士表示,此次總投資將超過5億美元,隨著時間推移或超過10億美元,此次投資將在2023年至2027年間進行,并將雇傭員工約10萬人。

但是,印度、越南的制造水平能否完成蘋果對于不良率的要求,還是未知數。畢竟富士康真正讓國內大眾熟知的,還是當初的“十三連跳”。對于員工的要求嚴苛、工作強度較大,這樣的廠商外遷他國,恐會出現水土不服。

同時,工業富聯作為長期服務于蘋果的最重要的果鏈企業之一,電子產品代加工仍是上市公司賴以生存的最重要業務。

年報顯示,2022年工業富聯前五客戶銷售額為3248.33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63.46%,其中單個客戶銷售比例便超過總額的50%。

不言而喻,這個單一客戶便是蘋果。隨著全球消費電子寒冬,代工廠的上游企業日子也頗為艱難,而“金主爸爸”蘋果甚至將自身業績銷量不及預期,甩鍋給鄭州富士康。

不得不說作為果鏈企業,且嚴重依賴蘋果的代工廠,只能忍辱吞聲。

可能也正是源于富士康多年來的“逆來順受”,讓作為“金主爸爸”的蘋果方面格外滿意,才會有傳聞稱其拿下蘋果AirPods訂單,這一切或并非是無中生有。

但受委屈并不是最大問題,喪失議價權、話語權才是最關鍵的一點。

2022年,工業富聯的毛利率、凈利率水平便出現了大幅下滑。

2022年,工業富聯全年毛利率跌至7.26%,凈利率則跌破4%。

工業富聯也在各次財報中反復提及風險稱,如果未來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出現大幅上漲,而公司無法將增加的采購成本及時向下游傳遞,則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生產預算安排將受到較大影響。

畢竟消費電子嚴寒下,作為上游制造想因為成本等問題對下游成品廠商進行提價,可以說非常艱難,更何況是面對蘋果這樣不愁供應商的企業。

第二增長曲線頻蹭熱點,高分紅助力股價高攀?

工業富聯也深刻意識到了核心業務增長乏力,且多是賣力不賺錢不討好的買賣。

于是,工業富聯開啟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道路。其高管多次對外表態,“將在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元宇宙以及工業互聯網領域牢牢把握機會”。

2022年年報中再度提及,工業富聯將持續推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技術策略,圍繞科技創新積極布局新事業,逐漸聚焦“半導體生態、新能源車零部件、大數據,機器人”等新的產業方向。

這其中,包括與智路資本等設立產業投資公司,投資聚焦半導體的廣大融智(廣東)現代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并收購封測廠等;聚焦驅電控的零部件、智能聯網跟智能座艙、工業互聯網賦能三個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思靈機器人等。

但是,目前上述被描述為“第二增長曲線”的發力點,仍難以為工業富聯帶來收益。而且所涉及的行業也絕非半路出家憑借雄厚資金便能“砸”出一片天地的行當。

但是,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元宇宙這些詞串聯在一起,會給市場及投資者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對,就是熱門概念。

3月16日,工業富聯在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將會推動AI服務器、HPC系統等算力硬件需求量的增加,并在網絡端已布局應對ChatGPT等所需的高速網絡產品,并看好下半年AI服務器銷售業績。

真是什么最火就要去看看能不能“畫出曲線”。但也正是火爆的故事,近一周就吸引了約200家機構對其進行調研。

調研中,機構核心關注的問題包括數字經濟業務布局、利潤率提升手段、云計算發展趨勢、未來5G設備增長趨勢等。

雖然業績差強人意,但二級市場往往只是炒作風頭,以工業富聯的話題度,股價妥妥出現拉漲。

3月17日,工業富聯收獲漲停,股價攀至近期高點;3月20日,工業富聯再度盤中漲停,雖未能封盤,但最終仍收漲9.49%,報收14.88元/股,全天成交額達到48.30億元。

龍虎榜信息顯示,目前北上資金及機構席位買入積極,前五大買入席位于3月20日共計買入15.95億元,但是前五大賣出席位共計賣出12.78億元,當日凈買入金額為3.17億元。

雖然股價連日攀升,但是仍難以達到上市后最高點及2019年、2020年的相對高點,仍有未割肉的大部分投資者等著回血,工業富聯持續上漲存一定壓力。

不過,除涉及熱門概念外,工業富聯作為高送轉的上市公司,分紅也是激發股價攀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工業富聯擬10股派發現金紅利5.5元,共計109.22億元,此次分紅占歸屬凈利潤比例為54.41%。回看2021年,工業富聯也曾進行高分紅,分紅金額達98.91億元,當期股利支付率也達到49.43%的較高水平。

不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工業富聯前十大股東持股數占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為87.39%,高分紅最終最為收益的仍為鴻海精密,仍為郭臺銘。

面對核心業務增長乏力,以及逃離中國的頻頻質疑,工業富聯又會給出何種“答卷”?《全球財說》將會持續關注。

敬告讀者:本文基于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原文標題:富士康走了?工業富聯漲了 | 年報季

關鍵詞: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