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 向美而生
——臨沂第七中學走“特色興校”之路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臨報融媒記者 周志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通訊員 李華山
近年來,臨沂第七中學著力打造“四強”黨建品牌,不斷提升學校內涵發展,大力實施“特色興校”戰略,努力涵養“明德、篤行、求真、尚美”的校風,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踔厲前行,譜寫了一個個動人的教育篇章。
以“四強”黨建品牌
引領學校發展
新時代的偉大變革賦予新的歷史使命,新的歷史使命需要強有力的黨組織引領。學校著力打造政治能力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執行能力強的“四強”黨建品牌。
學校以紅色教育培根鑄魂,鑄就“政治能力強”。學校將紅色教育與鑄魂育人相融合,引導全體師生將黨建元素、紅色元素融進校園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扎實開展“學悟見創”活動,錘煉“支部班子強”。學校充分發揮支部班子示范帶頭作用,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等制度,狠抓黨風廉政建設,確保教師隊伍風清氣正。大力實施“黨員先鋒引領”工程,打造“黨員隊伍強”。學校黨委不斷加強黨員教師隊伍管理,著眼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科研、管理骨干。積極推進雙培養機制。對符合發展條件的中層教師、中青年骨干教師、思政課教師實施發展計劃單列,吸收入黨。聚焦團建和德育活動,凸顯“執行能力強”。學校不斷強化黨委領導下的團委“助手”作用,積極有效地開展團課教育,按規定做好團員的發展、管理和培養工作。積極組織全體學生進行網上“青年大學習”活動,每周公示各班級學習情況,每期參與率達100%,學校榮獲蘭山區青年大學習先進單位。
以“特色興校”戰略
促教學質量提升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永恒的主題。一年來,學校圍繞“一三五”發展目標謀篇布局,始終抓住質量這一核心工作,做“大美教育”,建特色名校,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以精細化教學管理,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用溫情關懷,帶動班主任隊伍能力提升。學校目前有45名班主任、36名副班主任,他們起早貪黑,披星戴月,默默奉獻,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棟梁。班主任聘任、培訓、管理、考核一體化的工作機制基本形成,班主任學習、交流、培訓、基本功比賽等活動豐富多彩,班主任工作量計算、津貼、獎勵、表彰等保障措施日趨完善。
以品牌建設,提升學校知名度。今年,學校被認定為臨沂市首批音樂學科基地和臨沂市首批特色高中,榮獲山東省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高考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以“特色高中”驗收
促學校內涵升華
學校以全面育人為目標,充分發揮藝術特色學科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把學科基地建設成集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于一體的孵化器,以優異成績爭創首批省級特色高中。
以學科基地建設為引領,傾力打造“一專多能,技藝精湛”的特色名師團隊。藝術特色向縱深發展,藝術名師團隊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大獎,先后有20余人獲得市區級教學能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以特色課程教學管理,提升特色課程品質。根據特色課程三年規劃,學校制定了藝術校本課程“有規劃、成體系”的工作目標。與山師大、山藝等高校聯合開發出適合七中學生特點的藝術課程,已合作完成了12個成果、3個課題,發表10篇各級各類論文,出版論著、校本教材20余本。
以特色社團建設,促進學校多元化發展。2022年,學校基于學生特點、教師特長和地方特色,成立了各級各類名師工作室,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需要。毛飛老師成立了漫畫社團,尚文青、劉祖明老師成立了雕塑陶藝社,孫艷梅老師成立了書法社團,此外,學校還有水粉社、剪紙吧、“七音”國樂團、“七聲”合唱團等,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高二年級12班張力元同學參加全省全運會取得羽毛球錦標賽男子雙打第一名的好成績,被臨沂市政府通報表揚。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臨沂七中人將努力打造幸福七中,始終堅守“鑄魂育人”的理念,矢志不渝、篤行不怠、超越自我、向美而生,努力把七中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省內領先、引領全市的優質、特色學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