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官微消息,4月4日,中國氣象局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回顧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發布2023年4月氣候趨勢預測及氣象服務提示;公布汛期氣象服務保障部署安排情況、2022年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以及《2022年中國風能太陽能資源年景公報》。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臧海佳,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袁佳雙,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鄭江平回答記者提問。
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及主要氣候事件
3月我國氣候總體呈暖干特征。3月,全國平均氣溫7℃,較常年同期偏高9℃,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高。全國平均降水量2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資料圖片)
一是南方部分地區氣象干旱露頭并發展。3月上半月,華東、華中南部、華南等地氣溫快速回升,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氣象干旱露頭并快速發展,3月16日以來的降水使上述地區干旱得到緩解;但云南、山東等地氣象干旱持續。截至3月31日,山東、安徽中西部、四川南部部分地區、云南大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氣象干旱,局部特旱。
二是冷空氣過程多。3月以來,我國共發生4次冷空氣過程,較常年同期偏多0.4次。3月11至14日的全國型寒潮過程降溫幅度大,東北南部及內蒙古中東部、陜西北部等地降溫超過14℃,大風降溫天氣對部分地區設施農業和畜牧業造成一定影響。
三是沙塵過程強。3月以來,共有4次沙塵天氣過程影響我國,其中3月19至24日的沙塵過程為今年以來強度最強、影響范圍最廣,達強沙塵暴級別。大風沙塵天氣造成60多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但與2021年3月13至18日出現的近12年我國最強沙塵天氣過程相比強度偏弱。
四是江南、華南出現今年首次大范圍強對流天氣過程。3月22至24日,江南、華南等地出現大范圍強對流天氣過程。江南南部、華南北部多地出現8至12級雷暴大風,江西、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多地出現冰雹,江西贛州、福建南平等地最大冰雹直徑達到50毫米以上。
4月氣候趨勢預測及氣象服務提示
氣溫方面:西部地區氣溫偏低,中東部地區氣溫偏高。4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過程主要有三次,出現的時間和強度分別是:上旬前期(強)、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 (弱)和下旬前期(弱)。
降水方面:華北、東北東部、黃淮、江南、西藏、西北東部等地降水偏多。預計4月,華北、東北東部和南部、黃淮、江南、西藏、西北地區東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內蒙古中部、江西大部、山東、河南北部、湖南大部、西藏中西部、陜西北部等地偏多2至5成。云南、新疆南部等地偏少2至5成。
根據4月氣候趨勢預測,有三方面氣象服務提示建議:
一是防范沙塵、霧和霾對公眾健康的不利影響。冷空氣活躍期我國北方遭遇沙塵天氣的風險較大,影響大氣環境、戶外施工、人體健康及出行安全等,建議及時做好應對措施。冷空氣間歇期京津冀、汾渭平原等地可能出現的階段性霧和霾天氣,老人、兒童及體弱者易患呼吸道等疾病,需加強防護。
二是防范雨澇風險。湖南、江西降水局部有中等雨澇風險,需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以及城鄉內澇等。
三是防范倒春寒、晚霜凍、雪災及干旱對農業的影響。上旬冬麥區有遭受倒春寒和晚霜凍的風險,建議采取措施提高麥苗適應凍害能力,做好農業保溫設施的準備和加固。西藏南部需關注雪災影響,建議提前儲備糧草,針對設施農業采取防風加固和防寒保暖等措施,并做好交通、電力、通訊等應對雨雪冰凍天氣的防范。四川南部、云南干旱將持續或發展,建議抓住有利天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加強蓄水保水工作,并做好火災防范。
未來十天(4月5日至4月14日)天氣趨勢預報
降水方面:未來10天,南方大部地區及東北地區東部及西藏東部等地累計降水量有10至40毫米,其中江南和華南北部的部分地區有50至70毫米,上述地區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3至6成。
氣溫方面:未來10天,新疆北部、內蒙古、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至3℃,江淮、江南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全國其余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接近常年。
主要天氣過程:
5日,江西中部、浙江南部、福建、廣東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
9至11日,江南、華南西北部及貴州等地有一次中到大雨過程。受冷空氣影響,內蒙古東部、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4至8℃,東北地區有小雨雪天氣。
13至14日,中東部地區將出現一次較大范圍降水過程。
3月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情況
3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47萬條,其中,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42萬條。全國預警信息發布數量比2月增加30%,其中冰雹、沙塵暴預警信息比去年3月明顯增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