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

天天熱頭條丨“有酒有菜有消費”要重燃港股IPO市場?鍋圈、十月稻田、真酒李渡都要上市了 能否增添想象空間?

2023-04-06 20:53:51 來源:中財網

2023年首季度,港股IPO成績并不理想,18家新股只募資到66億港元,募資額不足去年同期一半。然而隨著京東、阿里計劃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珍酒李渡即將招股,十月稻田、鍋圈紛紛遞表,“有酒有菜有消費”的行情,能否重燃港股IPO市場?


【資料圖】

港股IPO首季度募資慘淡

2023年第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共18家,總募資66.16億港元,其中17家經IPO上市,1家為介紹上市。雖然首季度新股數量較去年同期略增,但募資額按年減少55.5%,大型IPO不見身影,募資1億美元以上的IPO由去年的8家驟減至今年的3家。

2023年第一季度港股新股中市值最高的是粉筆科技,其次是百果園和九方財富,三者中僅有粉筆科技突破百億港元市值。

首日上漲幅度最高的新股也出現在季末,為3月30日上市的中天湖南集團,首日收漲126%,截至4月6日收盤漲幅依然接近翻倍。不過無論是首日表現還是累計表現,今年首季度新股整體跌多漲少,跌幅最大的是農歷春節前上市的淮北綠金股份。

“有酒有菜有消費”,即將點燃港股市場?

今年首季度新股中,整體市值偏低,募資額偏少,對投資者而言缺乏有影響力的大型新股。不過,隨著京東、阿里計劃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珍酒李渡迅速通過聆訊,十月稻田、鍋圈紛紛遞表,“有酒有菜有消費”的行情,或許即將點燃港股市場。

3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組織結構調整,CEO張勇在阿里巴巴內部全員信中提及,未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但是,京東在集團拆分上市方面已比阿里更快一步。

3月30日,京東率先宣布分拆旗下兩個業務京東工業和京東產發在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目前,京東系共有5家上市公司,包括京東集團、達達、京東健康、京東物流以及德邦股份。

當中,京東產發主要包括物流園區、產業園區等業務。成立至今經歷過兩輪融資。2022年3月,京東產發再獲華平投資、高瓴資本共計8億美元的B輪融資。招股書顯示,京東集團目前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持有京東產發已發行股本總額的74.96%。

京東工業的收入主要來自商品銷售及提供服務。根據招股書,2020年至2022年其收入分別為人民幣68億元、103億元及141億元。只是,雖然收入持續上漲,但京東工業已連續兩年虧損,2020年,京東工業凈利3.41億元,2021年及2022年皆錄得虧損凈額13億元。

白酒股能否為港股市場增添想象力?

中國人熱愛飲酒,也熱愛白酒股,茅臺背負“A股股王”名號多年,但自從2016年金微酒在上交所掛牌后,近7年已再無一家酒業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

此番珍酒李渡取道港股,自1月遞交招股書后迅速通過聆訊,市場傳言或將很快開啟招股。如果上市成功,市場或寄希望于可能吸引更多白酒企業跟隨真酒李渡踏入港股市場。另外,有“杠桿收購天王”之稱的私人股權投資公司KKR,曾斥資8億美元購入珍酒李渡16.2%股份,令其估值高達50億美元。這也為港股新股近期募資額不高的狀況打開了一扇具有想象力的窗口。

根據招股書,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真酒李渡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23.99億元、51.02億元和42.49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21億元、10.32億元和7.12億元。

業績的快速增長背后,是珍酒李渡內部整合“珍酒”等4個品牌的規模擴容,珍酒李渡也由此一躍成為中國第四大民營白酒企業。

只是,也有業內人士對真酒李渡能否在港股市場獲得認可持懷疑態度,鑒于港股市場存在流動性、估值相對A股偏低等不利因素,港交所是否對白酒企業具備足夠的吸引力仍需觀察。

鍋圈和十月稻田為港股開鍋添米

近期,靠大規模加盟扭虧為盈的鍋圈食品,也于2023年4月3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合保薦人為華泰和中金。

成立于2019年,希望沖擊港股“預制菜第一股”的鍋圈,2022年收入為人民幣71.73億元,毛利為12.49億元,凈利潤2.6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于2022年,按零售銷售額計,鍋圈食匯為中國最大的家庭火鍋及燒烤品牌。同時,截至2022年12月31日,鍋圈食匯在中國擁有的9221家零售店,2022年線上線下累計完成超過1億份訂單。

同時,網紅大米品牌十月稻田也在港交所主板遞表,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據悉,十月稻田旗下最為知名的兩個品牌分別為十月稻田及柴火大院。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23.27億元、35.98億元和45.3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9.6%;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2.21億元、2.59億元和3.6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7.4%、14.9%及17.2%。

IPO前,十月稻田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啟承資本、云鋒基金、紅杉中國、CMC資本、策然投資以及穆巴達拉投資公司PJSC.當中,啟承資本持有12.49%的股份,為最大機構投資方;紅杉中國、PJSC、云鋒基金、CMC資本和策然投資分別持有十月稻田5.66%、4.90%、3.40%、1.81%及0.45%的股份。

關鍵詞: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