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

觀天下!對牛彈琴的故事情節和寓意_對牛彈琴的故事和寓意

2023-04-09 23:00:29 來源:互聯網

1、對牛彈琴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對象的人。

2、說話不看對象是不可取的,對蠢人講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對牛彈琴》是東漢學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選自《牟子理惑論》,講述了戰國時期公明儀為牛彈奏樂曲的故事。

4、原文: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5、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

6、轉為蚊虻之聲、孤犢②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7、譯文:有個彈琴能手叫公明儀,他對牛彈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 牛低著頭吃草,就好像沒聽見任何聲音一樣。

8、不是牛沒有聽見,是這美妙的曲子不適合牛的耳朵而已。

9、公明儀于是變換曲調,彈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聲,還有一只孤獨小牛的哞哞叫聲。

10、牛聽了,馬上搖動尾巴,豎起耳朵,因為不安而小步來回走動。

11、擴展資料:名家點評東周文學家《莊子·齊物論》:“昭文善于彈琴,師曠精于音律,惠施好談名理,他們各以自己的才能顯示予世,而世人不能理解"。

12、宋代學者載姚镕《齊東野語》載姚镕: “物之不靈,告以話語而弗聽,俗所謂對牛馬而誦經是已。

13、”宋代禪師惟白《續燈錄·汝能禪師》:“對牛彈琴,不入牛耳。

14、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對牛彈琴。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鍵詞: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