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日在此間舉行的“慢病居家康護與健康管理服務標準化建設研討會”上,腦卒中居家康護服務標準化建設正式啟動,相關規范標準有望年內出臺。
上海市高峰學科護理學帶頭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周蘭姝教授當日對記者表示,在老齡化的趨勢下,到2050年,60歲以上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人數眾多,照護負擔沉重。腦卒中是老年人高發疾病,且治療后大多仍存在運動、吞咽和認知等多方面功能障礙,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腦卒中院外居家康護服務具有必要性、重要性與急迫性。“但是,目前專業的居家康護服務的公司非常少,行業也缺乏針對腦卒中患者居家康護服務的標準。”這位專家指出。
“慢病居家康護與健康管理服務標準化建設研討會”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主辦。 撫理健康供圖據了解,該服務標準在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指導下,由相關專業居家康護服務企業牽頭撰寫。周蘭姝認為:“專業的居家康護服務企業,能結合他們多年的專業實踐與服務經驗,在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的指導帶領下進行行業標準的制定,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也為居家康護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調查顯示,腦卒中患者恢復期的需求廣泛,其中,對健康教育、生活護理及康復護理的需求更為迫切。盡管近年來,政府出臺長護險等措施,為失能老人的長期照護需求提供了基礎保障;同時國家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增加提供康復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床位數量,但是院外居家康復的專業服務仍處于相對匱乏的狀態。
2021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導規范(2021年版)》,全面涵蓋了腦卒中的預防、風險篩查、診療、護理、康復等方面,融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介入、影像及其它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和臨床實踐,為臨床人員開展腦卒中診療提供了全面、系統的指導規范。但對居家服務人員而言,有部分設置內容并不適用。
本次會議主辦方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方面當日告訴記者,2021年,在該協會指導下,上海撫理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撫理健康)根據多年實踐探索的整體康護服務模式和經驗,啟動“腦卒中居家康護服務規范”行業標準制定的各項準備工作,2022年底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并正式立項,腦卒中居家康復護理服務標準化建設20日正式啟動。
與會嘉賓共同探討腦卒中院外居家康護服務的必要性、重要性與急迫性。 撫理健康供圖據了解,在多年的照護實踐中,企業探索提煉出一套專門針對腦卒中患者的標準化閉環康護服務體系。在整體康護服務模式下,專業人士以患者為中心制定階段性康護計劃,幫助患者把握“黃金康復期”,最大限度提升康復效率;工作人員還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掌握居家環境下的專業康復技巧等。近幾年來,對全國數千名腦卒中患者康護服務成效追蹤調查顯示,76%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升,84%的患者跌倒風險大幅降低,78%的患者身體疼痛明顯減輕。
該企業董事長虞娟當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社會上對于院外居家康護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對服務內容、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實現居家康護服務標準化十分必要。企業愿意貢獻自己的專業力量。(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