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點下班》劇照
【資料圖】
或許,解決調休矛盾的根本辦法,并不在于節(jié)日多放幾天假。
提問:有誰和我一樣,本周過著過著,突然發(fā)現原來這周日還要上班?
數數日子,明明離五一還有一周的時間,卻得知要想放假先補班,就連五一假期過后還要再補一天班。
為了湊出五天“小長假”,前后毀了兩個周末,哪個打工人聽了不難受?
哪怕前陣子各種專家、代表、委員都已經提過不少建議,哪怕今年的放假安排已提前定好,但什么也攔不住大家對調休的怨念。每當節(jié)假日有調休,“調休”二字總會霸占熱搜。
新周刊微博截圖。
3月初,新周刊就發(fā)起過一個微博調查,絕大多數人都支持延長春節(jié)假期、取消調休;關于五一假期,《南方周末》的調查也顯示,56%的網友支持僅放一天假、不調休,24%的網友則希望實打實地多放幾天假。
哪怕少湊幾天假,也不想要調休,這屆打工人真的累了。
01 不調休,到底有多爽?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不是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讓人體會到“上四休三”的美妙,五一的魔鬼調休也不會顯得如此難熬。
周一周二上班,盼著周三休息一天,周四周五又很快迎來了周末,一整周都變得輕松許多,幸福感提升不止一點點。
不少打工人都感覺:“周三休息后,周四工作專注度拉滿,心情也好了很多?!?/p>
以至于清明假期過后,網友們給出“好評”,還強烈建議以后周三公休。有大學生作證,自己所在的學校每周三下午統一不安排課程,每周一次的“中場休息”讓人倍感舒適。
勞逸結合,反而效率更高。/《我,到點下班》
當然,我們離“上四休三”可能還有點遠。但不管怎么說,連上6天班再放假出去人擠人,回來后的9天里只有1天休息,想想就讓人疲憊。而對于一些大小周或單休的打工人來說,幾乎相當于沒有休息。
算起來,中國自1995年開始實行雙休制度,到現在也不超過30年。
1999年起,為了促進旅游消費,春節(jié)、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開始與前后的雙休日拼成長假,即為90后的童年記憶中的“五一黃金周”“國慶七天樂”。
但節(jié)日不一定都緊挨著周末,調休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打工人,放假不易。/《去有風的地方》
當時,只有元旦、春節(jié)、五一、國慶四個節(jié)日放假,并且后三個節(jié)日都能調出七天小長假,因此,偶爾調休似乎不太影響人們的心情。
不過,集中出游帶來了出行費用上漲、景點游客爆滿等問題,因此,2008年起,五一減少為1天假期,增設清明、端午、中秋各1天假期。這一年,調休制度也正式開始實施。
假期更分散了,調休也變得更頻繁了。人們逐漸發(fā)現,動輒“拆東補西”式的休假,并不能讓人得到很好的休息。
那英10年前“話糙理不糙”的吐槽,至今仍頻頻被轉發(fā)。/微博截圖
甚至,今年5月1日是周一,本不必調休,卻偏要拆掉兩個周末湊成5天“小長假”,也難怪網友們心生不滿。
有知乎網友這樣形容五一小長假:“就好比老板跟我借了10萬元,這個月獎金本來只有1塊錢,到發(fā)工資那天老板把錢當成獎金還我了,說本月獎金超過10萬元?!?/p>
調休這么多年,大部分人已經心知肚明,補班造成的“超長工作日”,極可能意味著身體的疲憊與工作效率的低下。就像一個人沒辦法餓一整天再一天吃六頓飯,也不能三天不睡覺再連睡24小時。
超長工作日,令人疲憊。/《破事精英》
在大多數國家,如果節(jié)日沒有連著周末,通常會單獨放一天假。還有部分節(jié)假日不是固定的日期,而是設在周一,這樣就避免了被假日打亂日常節(jié)奏的煩惱。
最令人羨慕的休假方式,可能要數法國的“搭橋文化”了。盡管法定節(jié)假日也只有11天,但如果節(jié)日沒有連著周末,那就“搭橋”,把中間那幾天一起休了。
其實,我國共計11天的法定節(jié)假日并不算太少,與全球各國家地區(qū)平均11.7天相差不多。但加上獨有的調休制度,就難免讓假期放得“不爽快”。
02 休假太少,關鍵在于它
抱怨歸抱怨,五一假期旅游業(yè)還是十分火熱。
去哪兒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五一期間出行的機票提前預訂量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機票平均支付價格較2019年增長近五成。
中國鐵路也公布了數據,鐵路發(fā)售車票2209.7萬張,創(chuàng)歷史新高。
五一搶票,堪比春運。/圖源:中國鐵路
然而,假期出游,搶票難只是個開始。機票、酒店、景點門票紛紛漲價不說,有時候,去哪里旅游,還得取決于搶到了哪里的票。好不容易成功出行,結果旅游約等于排隊,游客不一定真能放松,景點運營的壓力倒是陡增。
今年五一集中出游,其中自然有釋放三年來旅游需求的原因,但歸根結底,人們能休的假還是太少了,以至于不得不湊這個熱鬧。
“就不能真的多放兩天假嗎?”
群眾多放點假的愿望,其實并不一定要靠法定節(jié)假日來實現,關鍵在于帶薪年假制度。
比如,美國和日本的公司,員工帶薪年假通常為10-20天。而歐盟規(guī)定,所有成員國都必須為職工提供至少4周(五天工作制,即20天)的帶薪假期。
在法國,如果節(jié)日正好在周末,就不會額外補休,而是直接過完周末。但法國人并沒有因為少了一兩天假期而抗議,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帶薪年假太多了。
在法國從事金融行業(yè)的Coco告訴新周刊記者,法國職工的帶薪年休假有26-30天。此外,還有一種RTT制度(Réduction du temps de travail,直譯為減少工時),用來彌補工作超時的部分。
就Coco自身的經歷來看,她工作日加班到8點以后的次數較少,周末基本不加班。
“RTT的具體天數就看各公司規(guī)定了,有些大公司會給15-20天,一些小公司可能就沒有。我們公司不會計算員工到底加了多少班,年初會自動給每個人發(fā)12天的RTT,再加上26天年假,一共有38天的帶薪假期。”
法國人喜歡去海邊度假。/Unsplash
至于法定節(jié)假日,大多數公司是由員工使用自己的年假“搭橋”,當然,員工也有不“搭橋”的自由;少數公司則是直接多放假。
法國被稱為全世界休假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年夏天,大多數法國人都會休一段時間的假。例如Coco的公司規(guī)定,5-10月之間員工需有一次連續(xù)兩周的休假。
相比于集中固定的節(jié)假日,足夠的帶薪年假似乎更能解決人們的需求。只要安排好工作,隨時可以避開高峰期出行,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人社部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實際人均享受帶薪年休假天數為6.29天,民營企業(yè)職工甚至不足4天。最近,多位專家指出,帶薪年休假制度亟須加強落實。
委員建議強制實施帶薪年假。/微博截圖
而對于時不時就要加班的打工人來說,休年假卻成為了一種奢望。
單看國內的外企,能給到職工十幾天的年假。但在一些工作較忙的廣告公司,休假可能還是會變成加班。
《脫口秀大會2》中,張博洋曾經吐槽:“因為科技越來越發(fā)達,我們的工作才變得越來越累??萍疾粌H讓你加班,還能讓你的老板隨時隨地找到下班的你?!?/p>
多少打工人,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愛情而已》
不僅如此,即使是合理的休假,許多年輕人在提出申請之前,也總要做一番心理建設,想好“高情商表達”,生怕自己的理由不夠有說服力,又怕給領導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這種糾結、焦慮、愧疚,被稱為“請假羞恥癥”。
在《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中,英國社會學家鮑曼定義了工作倫理,“工作即正義,不工作是一種罪惡”,并指出:“除非是為了完成更多工作而蓄力,否則休息就是不體面的?!?/p>
也正是出于這種心理,人們希望法定節(jié)假日能多幾天假期,似乎這樣一來,休假就能更加心安理得。
但或許,解決調休矛盾的根本辦法,并不在于這幾天假。
(新周刊)
(來源:新周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