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社會投資意愿顯著增強,今年以來——
河北平均每天新設立企業1200多家
4月26日9時許,石家莊晨時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曉潔來到石家莊市長安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新設企業的營業執照。在窗口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她完成了企業設立、刻制公章、涉稅業務、社保登記等材料的網上提交。兩小時后,她便收到了短信通知,營業執照已簽發,公章刻制已完成,可在4個便民服務點中就近選擇一個領取執照和公章。劉曉潔說:“企業開辦越來越便捷,政務服務越來越高效,提升了我們發展的信心。”
(資料圖片)
一個區域經濟活力如何,經營主體最先感知。今年以來,全省經營主體發展呈快速上升態勢,總量穩步增長、活躍度提升、結構進一步優化,社會投資意愿顯著增強。
來自省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省新設立經營主體48.35萬戶,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2.47%,平均每天新設立經營主體4000多戶。其中新設立企業14.8萬戶,同比增長25.39%,平均每天新設立企業1200多戶。截至目前,全省實有各類經營主體814.36萬戶,同比增長8.81%。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全省上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創新創業活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去年7月11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在石家莊召開,強調要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競爭力、更加富有活力的營商環境。今年1月28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在唐山遷安市召開,進一步釋放了優化營商環境不止步、服務各類企業再加力的鮮明信號。同時,河北將優化營商環境列為一把手工程,制定實施量化考核辦法,出臺建設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開展全域營商環境綜合評價。
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各地各部門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營造尊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促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拿到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后,我開辦第二家分店的目標很快就能實現了。”3月27日,在衡水市桃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張淑勤辦理“個轉企”轉型升級業務后,順利拿到了新的營業執照,將她的餐飲店由原來的“個體工商戶”升級為“個人獨資企業”。這是河北省啟動“個轉企”試點工作后,頒發的首張“個轉企”營業執照。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把河北建設成為投資創業首選地。
改革持續深化。政府投資類、社會投資核準類和備案類項目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平均審批時限,分別由2019年的65、53、50個工作日壓縮到目前的39、33、31個工作日,處于全國先進水平。
準入持續放寬。深化簡政放權,累計取消下放省級行政審批事項783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削減至417項,削減率居全國前列。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現“一單在列、非禁即入”。
監管持續創新。開展“任性執法、選擇性執法、一刀切式執法、運動式執法”專項整治。32家省級行政執法機關制定實施輕微違法行為包容審慎免罰清單,推出免罰事項360項。
信用持續完善。創新信用應用場景,實現信用旅游、信用購物等10個應用場景落地。截至2023年2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9%。實施上市前錯位獎補,把資金支持向企業上市前聚焦。
“我們能夠看到,全省上下都在積極行動,加快打造一流的市場環境、政務環境、金融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推動河北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這也進一步激發了各類企業投資發展的積極性,對于拉動經濟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河北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白士軒表示。
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經營主體乘勢而上。
零的突破!4月21日上午,中船(邯鄲)派瑞特種氣體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股票簡稱“中船特氣”,首發募集資金28億元。中船特氣首發上市實現了河北省科創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今年以來,河北出臺企業上市行動方案,支持省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借力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境內A股上市公司75家、境外上市公司38家;過會企業7家,進入審核期企業8家,進入輔導期企業35家,河北企業即將迎來新的上市高峰。(河北日報記者馮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