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間,浪潮信息(000977.SZ)公告,一季度營業收入94億元,同比下降45.59%;凈利潤2.1億元,同比下降37.04%。
(相關資料圖)
公司稱,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主要系客戶需求節奏較上年同期發生變化,本期發貨需求減少所致。
事實上,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浪潮信息就業績承壓。
2022年,浪潮信息實現營業收入為695.25億元,同比增長3.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8億元,同比增長3.88%。具體到2022年第四季度,其實現營收167.59億元,同比下滑19.43%,歸母凈利潤5.34億元,同比下滑18.07%。
浪潮信息是所謂“AI”概念股,受益于熱門概念炒作,今年1月1日至4月25日,其區間最大上漲達到126.63%。
浪潮信息是國內服務器龍頭,2011年,浪潮自研的中國第一款32路高端容錯計算機成功;2013年,浪潮天梭K1系統的發布,又填補了關鍵應用主機系統的國內空白。
然而,數據顯示公司盈利能力持續下行。
2012年至2021年,十年間,浪潮信息的營收從21.91億元飆升至670.48億元,但毛利率卻從21.44%下降至11.44%。2022年,公司銷售毛利低至11.18%。
有觀點認為,浪潮信息看似光鮮亮麗的“國產服務第一”老大哥地位,其實背后掙的都是“組裝廠”的辛苦錢。一方面,上游是英特爾等國際巨頭,下游則是阿里、百度與騰訊等互聯網巨頭,被卡在中游的服務器廠商們處于產業鏈的價值底層,因此議價能力較弱。
人工智能方面,浪潮信息回復投資者的“大模型”主要指其在2021年發布的源1.0大模型。
事實上,從目前來看,浪潮信息的大模型在應用場景與許多互聯網大廠類似,以產業端的小場景為主,如據“AI劇本殺”、“ 心理咨詢AI陪練”、“AI反詐”、“金陵詩會”、企業”智能客服大腦”等,強調”智能對話“的意義并不多。
以浪潮信息推出的“金陵詩社”為例,實則是AI寫詩,此類產品并不鮮見。
來源:泡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