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快遞物流,連接千城百業,暢通供需兩端,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翻看一季度我國快遞日均業務量數據——1月,2.33億件;2月,3.28億件;3月,3.38億件。經過持續攀升,3月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100億件,超過上年峰值,增速重回20%以上。直觀可見的高速增長,直接反映著我國物流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物流,是經濟社會的毛細血管。快遞業高速增長,說明人們的消費需求在持續釋放,這種釋放本身,也會拉動相關產業一起復蘇。須知,快遞的背后是各類商品,是各行各業開足馬力的生產車間,是一個個產業鏈條上的就業者。快遞業一頭連接千家萬戶,這是廣闊的服務領域;另一頭連接生產制造,這是國之重器的工業制造。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快遞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經濟興;經濟興,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有保障。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方面,開啟了全新的探索與嘗試,這也是快遞業務持續繁榮的一大動因。日前發布的《中國數字貨運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公路貨運市場規模為5萬億元左右,其中數字貨運整體市場規模約為7000億元,且占比越來越高。
如今的快遞業,不只是單純的數量和價格的比拼,更是以數字化能力為標志的綜合服務水平的比拼,追求物流運輸更加精準、快速、智能、高效。大眾看到的只是飛馳的小哥,聽到的只是敲門聲,但是快遞業的中上游,正在脫胎換骨。
快遞業服務質效提升,也正在為推動中國消費回暖注入新動力。眼下,“五一”小長假來臨,郵政快遞暢通循環作用也將充分得到發揮。但越是在快遞業不斷發展壯大之際,越是要規范行業自身建設,完善自身服務,為推動中國消費回暖注入持續動力。
調查顯示,一季度,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和72小時準時率分別為81.6分和75.4%,同比提高1.6分和3.4個百分點。這顯示出快遞行業服務質量的持續改善,但也可以看到,提升空間仍然存在,快遞服務仍需精益求精,不可懈怠。
物在流動,人也在流動,一幅流動的中國社會圖景,彰顯的是社會活力和發展生命力,也是熱氣騰騰、熙熙攘攘的煙火氣,更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內在韌性和動力。只要需求在,萬水千山不遠;只要信心在,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翟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