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對中國證監會的一則回復,一石激起千層浪。股民質疑白云山在7月9日向中國證監會回復《行政許可項目審查反饋意見通知書》中,向中國證監會回復不充分,隱瞞其3月31日發布的被同興藥業仲裁40億元公告、隱瞞其5月18日發布的王老吉商標轉讓承諾涉訴公告。
中國證監會問詢白云山向王老吉大健康增資40億元風險
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白云山”)2015年7月9日的《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復》,回復函對來自中國證監會的反饋意見進行了解釋。
來自中國證監會的第8條問詢,“廣藥白云山和控股股東廣藥集團均存在涉及王老吉商標的重大未決訴訟和仲裁,請申請人(即白云山,下同)說明此次使用募集資金40億元增資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決策依據和面臨的風險。請保薦機構和申請人律師核查相關訴訟和仲裁的最新進展情況,并就上述增資的風險披露是否全面充分發表意見。”
白云山回復認為,基于涼茶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王老吉大健康業務的快速發展需要以及王老吉大健康和廣藥集團在王老吉商標相關的重大未決訴訟和仲裁判決中已取得部分重大案件的一審判決勝訴等因素,公司做出擬募集資金40億元增資王老吉大健康的決策。
對于面臨的風險,白云山進一步回復:“截至目前,與“王老吉”商標相關的部分重要訴訟或仲裁案件尚未二審判決生效。雖然綜合一審判決均勝訴的情況,公司對二審結果充滿信心,但最終以法院宣判為準。法院最終判決結果及判決作出時間的早晚將會對王老吉大健康的市場競爭情況造成影響,并可能導致以王老吉大健康作為實施主體的相關募投項目存在效益未達預期的風險。”此外,保薦機構和發行人律師發表了各自意見。
白云山回函與其曾發布的二則公告
白云山藥業回復中列舉了其與加多寶之間的系列訴訟,但是,廣藥白云山對中國證監會反饋意見的回復沒有提及其及控股股東廣藥集團與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外方股東同興藥業之間的仲裁、訴訟。
據了解,2004年,同興藥業與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前身)設立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綠盒王老吉等產品,雙方各占48.0465%的股權,合資至2015年1月25日止。
2014年9月12日,同興藥業以廣藥集團旗下另一涼茶飲品紅罐王老吉擠占綠盒王老吉市場份額為由,向貿仲委提起仲裁要求廣藥白云山賠償自2012年5月28日至2014年7月14日間產生的經濟損失1.3億元。
依據白云山2015年3月3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同興藥業對廣藥白云山的賠償請求進行了變更,請求貿仲裁決白云山自2012年5月28日至2014年年底因違約行為給同興藥業造成的經濟損失人民幣40億元。
另外依據白云山2015年5月18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14年12月,同興藥業在廣州荔灣區人民法院起訴廣藥集團,訴其未履行承諾將“王老吉”系列商標轉讓給同興藥業與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合資公司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同興藥業的訴訟請求為:(1)判決確認廣藥集團未履行承諾構成違約,并判令廣藥集團賠償人民幣¥40,085,279.81元;(2)判令廣藥集團立即停止許可第三方(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廣東廣糧實業有限公司)使用“王老吉”商標之違約行為;(3)判令廣藥集團履行承諾,將“王老吉”商標轉讓給王老吉藥業。
依據該公告顯示,廣州荔灣區法院已于2015年1月21日正式受理該案,該案已經在2015年4月16日上午第一次開庭審理。5月初,同興藥業已啟動將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廣東廣糧實業有限公司追加為本案第三人的司法程序。目前正在等待法院再次安排開庭事宜。
外界質疑其向中國證監會回函刻意回避
依據前述二則公告,證券人士質疑,廣藥白云山在關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中并未如實、全面披露自身及其控股股東廣藥集團與同興藥業的相關仲裁、訴訟。雖然廣藥集團及白云山在公告中陳述,對判決結果充滿信心,認為不會對上市公司產生不利影響。但不能排除仲裁、訴訟的畢竟對白云山藥業對王老吉健康的增資行為帶來潛在巨大風險,而這風險短期內尚不能完全避免。
有關律師認為,廣藥白云山和保薦機構、律師事務所律師在對中國證監會回函中未對同興藥業提請仲裁廣藥白云山違背股東合同成立王老吉大健康并索賠40億元一案予以披露,亦未對廣藥白云山對廣州荔灣法院受理王老吉商標轉讓承諾一案進行披露(該案第二項訴求涉及同興藥業訴請法院判令廣藥集團立即停止許可王老吉大健康使用王老吉商標),如果一旦查證屬實,則屬于重大遺漏,涉嫌對增資風險披露不充分、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