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點 >

CBD追債狗血劇結局 如何杜絕朋友間借錢不還

2015-10-28 15:10:43 來源:

  連日來鬧得沸沸揚揚的“CBD追債廣告”一事再起波瀾,欠債女主角張舟表示,將會同債主協商分批還清欠下的60萬債務,但債主嚴重侵害了其肖像權與名譽,將索賠10萬。

  至此,這場被無數網友引為談資的討債鬧劇逐漸水落石出,卻又給人們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不少網友紛紛在微博追問:如果自己遇到了類似情況,應該怎么辦?是像這位債主一樣撕破臉追債,還是輾轉反側,忍氣吞聲?此外,網友更多的問題是:電子借條能否有效保護債主的權益?如何避免朋友借錢不還?

  

 

  就以上問題,記者致電友信寶進行了采訪,友信寶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次事件,純屬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個人行為,但是這張逾期的電子借據的確是友信寶所出。針對逾期不還的債務,友信寶會通過短信、電話等形式提醒欠債人還債。經過查詢后臺和工作人員電話紀錄,在過去4個月中,友信寶已經多次通過短信、電話形式提示張某還債,但張某始終沒有歸還債務,所以引發了電梯廣告索債一事,張某的逾期記錄,友信寶已通過法律途徑遞交給全國征信機構。”

  記者隨后聯系了友信寶的CEO王繼軍,王總表示,“像債主這種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并不可取,雙方還是應當通過合理合法方式解決相互間債務問題。當然,只要雙方是通過友信寶產生的電子借據,友信寶便有義務為客戶提供相應佐證,幫助客戶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友信寶提醒大家:在借債關系發生時,無論你們之間是多好的朋友,最好也要有一個電子借據,以此來督促對方按期還款,而一旦對方失信,面臨的不僅是道德的批判,還有法律的制裁,最低也會是因失信問題所造成的各種生活限制。”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第三方征信平臺的崛起,2015年成為中國人的信用元年。失信,將是最大的破產!而朋友間的借貸失信行為,更是目前國人信用污點重災區。信用體系的建立,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也迫使我們在遇到朋友伸手借錢時,有必要“留一手”,而類似友信寶這種第三方監管平臺的介入,則無疑是朋友間“談錢不傷感情”的良好保障。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