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發展曾經是一場全人類的狂歡,這種狂歡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乎又變成了一場災難,而今天隨著比特幣逐漸被納入各國政府的視野,似乎逐漸有了進入規范化的意向,但它的未來如何卻仍然是個謎——就像我前文說的,比特幣想要取代現有的法定貨幣經濟體系幾乎沒什么可能,而要發展全新的經濟系統,比特幣卻似乎因為發展太久而錯過了革新的窗口期。EGD繼比特幣之后實際上開創了新的思路,首先,PoS的算法解決了比特幣對ASIC(專用集成電路)的依賴,讓資產分配不再是大規模晶片生產商的小眾游戲;其次,它“加密數字資產”和“商業積分”概念的提出,解決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與現有法幣經濟體沖突的問題。它在安全性(防止51%攻擊)和分配效率(確認時間短至60秒,應該是目前穩定狀態下速度最快的了)、以及其它一些小問題上的改進,在技術上有了基礎的保證,那么問題來了:這種技術與商業模型的結合,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這不同于某一種產品,產出來,只要有用就會被買走,于是交易就完成;商業模式或者經濟模式,是需要成長到一定的體量,然后才會自然生長。而在其成長到需要的體量之前,需要有人去推動。阿里巴巴花費了十年的時間,才終于把淘寶培養成能夠獨立運轉的平臺,而這個平臺如今已經改變了普通大眾的生活方式。大家都看到馬云成功時候的輝煌,都拿阿里巴巴成功的故事津津樂道,可是阿里巴巴剛起步時的艱辛、堅持,受到的冷落、誤解、抵觸,又有多少人能看得到,有多少人能想象得到當時的情景?
比特幣被當做“數字貨幣”使用,在我看來是一條走不通的路。沒有中央發行機構意味著它沒有實體的經濟作支撐,到目前在商業上的應用都是“以錢換錢”的形式,這導致其與其它法定貨幣的對價一直波動劇烈,無法作為穩定的經濟和商業媒介使用。EGD網絡黃金的經濟模式則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它通過商業積分的形式將實際的經濟價值注入到數字資產的體系中,以此支撐了自身價值的穩定升值(說到這里又想吐槽,原文說EGD價格只升不降不正常,但每個商業經濟體剛出生的時候都是自然增長的好么!而且對比一下價格的漲幅它比比特幣的穩定性要高多了的好么!)。
今天EGD還只是剛剛出世的孩子,我們是選擇不分青紅皂白將其一腳踢開,等將來它真的變成商業經濟的新支柱而我們這只有望洋興嘆?還是選擇投入到眼前這場正在發生的變革,看著它生根發芽,然后我們再去分享豐厚的果實?
我并非為什么人站臺或者辯護。我只是好奇而且愿意向積極的方向思考。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根據2012年初的數據,全世界互聯網一天產生的信息量約有800EB(1EB=2的60次方字節),是人類過去五千年信息生產量總和的20倍,今天還只是科技網站上的一條新聞,幾天之后就可能變成現實走進我們的生活。我因此而翹首以盼,像EGD,或者其它看到過的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事物,到明天會不會像智能手機一樣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變形金剛電影第一部中,當大黃蜂變回汽車形態,召喚Sam上車時,Sam說了一句經典的臺詞:五十年后回想起今天,你愿意因為沒上那輛車而后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