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工業園排污渠邊的不明排污井
工業園內的排污渠
工業園內一渠污水向南流
近期,有媒體在內地采訪時途經河南省夏邑縣發現“污水之景”,該縣城南的工業園內一渠污水向南漫流。東方中文網環境組觀察員實地走訪發現,這條排污渠長約2公里,寬20多米。沿渠兩岸工廠密集,其中一家“夏邑縣祥熙織造有限公司”的圍墻東側有多處不明井口,其用途不得而知。
公開資料顯示,祥熙織造是2007年夏邑縣委、縣政府從江蘇常熟招商引資的重點企業。河南省唯一一家從事針織毛絨面料一條龍生產加工的新型現代化企業,2009年被河南省商丘市政府列為重點企業。
祥熙織造公司早在2007年10月份籌建,占地130畝,有5個生產車間,織造機器150臺,高溫染色機12臺……
值得注意到是,內地媒體曾在2014年4月引述國際環保人士分析稱,“當前中國紡織產業的污染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從整個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講,需要從產業源頭加強政策引導與結構調整。”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表明,在重點調查工業行業中,紡織業是排污大戶。紡織工業廢水排放量在全國41個行業廢水排放中位居前列,而其中印染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水排放占紡織廢水排放量的七成以上。
此外,作為水污染的重要來源,中國的紡織工業還消耗了巨大的水資源,在水資源利用效率方面遠遠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區。
另根據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重點行業工業污染防治報告》,在生產同類單位產品的情況下,我國印染廢水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是國外的2-3倍,用水量則高達3-4倍;同時,印染廢水不僅是行業主要污染物,印染廢水所產生的污泥處理起來存在問題。
有環保人士指出,像“祥熙織造”這樣具有高污染風險的染織企業,已逐漸在中國南方退出。而經濟相對落后的北方地區為招商仍將此類企業引進,不顧“環境危機”。
夏邑祥熙織造公司的相關環保手續是否完備,媒體尚未查詢明朗。
在夏邑縣南區排污渠南部一村莊閘口西側,觀察員還發現了一口不明污水井,現場仍能看到“井滿自溢”的污水痕跡。此處井外還遺留有大量布棉絲狀物。而在此污水井向南百米即有一寬闊的東西方向大河,污水從此匯入河流。
位于河南省東部的夏邑是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是知名的“中國長壽之鄉”。夏邑縣官方資料顯示,這里空氣質量良好,水的含硒量高出全國平均值3倍以上。
但同時,夏邑縣也是“河南省知名紡織產業集聚區”。民眾不禁想象,大量的紡織、印染等高污染企業能為長壽鄉的水資源與空氣帶來什么呢?未來的環境仍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來源:東方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