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

道生和養(貴陽)長壽文化研究室首席專家抱真子

2015-08-19 18:30:48 來源:

抱真子,字子陽,自號抱真子。國家公共營養師、著名民間養生家。

抱真子生于深山農村,少時家貧,父母老實常受人欺,自小頗有陰影,常于人前羞怯難言。自小體弱多病,癥見便血,四處求醫不治,7歲時遇一游方道人,道人做法事后,出一方子,吃而得愈。自此,道人治病情境深深刻入他心中,時時憶起。

抱真子自幼聰慧能學,做學生時學習成績長期名列全班前茅,且頗有詩心,愛讀古詩寫散文,上世紀90年代畢業于四川大學人文學院。大學畢業之際,正處中國市場經濟萬帆競發的激情時代,抱真子南下廣州、深圳打工創業,渴望可以讓農村的家庭迅速擺脫貧困。不想,人生遭遇重大打擊。一天黃昏獨走河岸時,路遇劫匪,搏斗中頭部身受重傷,留下了嚴重后遺癥,他也深深領略了人性極端殘暴的一面,自此開始生發避世之心。不想,29歲時又遇患嚴重疾病,纏綿不愈。在多重人生災難的夾擊之下,抱真子轉向佛學,潛心研讀,實踐打坐等修行活動,但均未解決內心深處對人世的迷惘和對生命的困惑。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老莊開創的“道學”。

道,就是我們可以回到心靈家園的那條路。多年以后,抱真子如是說。他說,如果后來沒有遇到“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心可以放到什么地方?

自此,抱真子勤奮研修道學,遍覽古代道家著作,實修各種道家煉養術,并苦學中醫食療學。他曾為了嘗試藥性,中毒多天,幾近喪命。道家養生長壽術博大精深,多少古代先賢為了擺脫死亡的陰影,苦修長生不死之道。中華醫學文化自古“道醫同源”,抱真子以老子、莊子、孫思邈、張仲景、葛洪等高道自勵,勤學苦練,終有所成。其所創的食療方“麥梅仙方飲”,在感冒初起和中期階段,對風寒風熱感冒均有顯著療效,讓無數人在感冒時擺脫了使用抗生素的尷尬和副作用。

抱真子的身體也在道家功法和食療的煉養中漸漸擺脫了各種病魔的困擾,嚴重鼻炎、胃病、肝病、肩頸炎慢性病等長期困擾他身心的病癥均在煉養中神奇而愈。細細思量多年后,身體日見強壯的抱真子決心以傳播優秀的中華道學養生長壽文化為人生使命,帶著虔誠之心,希望更多亞健康群眾都能分享到道學養生文化的滋養,實現長壽健康的目標。

我命在我不在天。這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醫學家、道學家葛洪在修習道家養生術時發出的誓言,這也是抱真子實踐的真言。(道生和養)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