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訊 (記者劉蕾許元龍) 近日,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鎮村民反映稱,白寨鎮“德和·盛世華庭”小區,作為白寨鎮棚戶區改造的拆遷安置房,如今卻被開發商“變身”為商品房,并且在沒有任何手續的情況下,以每平方2680的均價,瘋狂對外出售,牟取暴利。
被群眾所詬病的“德和·盛世華庭”小區,位于新密市白寨鎮鄭登快速路與華韋路東北,由鄭州德和置業有限公司開發。
9月15日,本網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小區占地面積甚廣,有數棟高層樓房已經封頂,小區正門上方寫著“新密市白寨鎮區中心社區項目(盛世華庭)棚戶區改造”的字樣。
隨后,本網記者來到盛世華庭項目指揮部,一名女工作人員介紹稱,正在建設的是該項目的一期工程,共12棟高層樓房。
關于銷售房屋的“五證”是否辦理,后期的房產證是否能辦理下來等問題,這名工作人員明確表示,盛世華庭是安置房,不是商品房,并沒有辦理“五證”。“交房后一年之內房產證就會辦下來,房產證與農村宅基地證一模一樣,而且土地使用年限是無限期的”。
當問到安置房是不是只能用于村民安置,不能買賣時,該工作人員說,房子建好后,有一部分先用于村民安置,剩下的面向社會出售,“30%用于村民安置,70%用來賣,這樣做也是為了資金流轉。”該工作人員說,不僅是一期的房子,后期開發的房子也是如此。
盛世華庭以棚戶區改造的名義,大肆進行房地產開發,將村民安置房“變身”為商品房,公然對外銷售,牟取暴利。試問,相關部門是如何監管的?
當天下午,本網記者來到白寨鎮人民政府黨政辦公室。得知記者的來意后,一名工作人員與領導聯系后,告訴本網記者說,領導們去新密市開會,還沒有回來。隨后,這名工作人員建議本網記者聯系盛世華庭項目負責人。
9月17日,根據白寨鎮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提供的聯系方式,本網記者與盛世華庭項目一王姓負責人取得聯系。該王姓負責人先是要求記者到工地現場,去找項目經理了解情況,后又稱正在開會,讓記者明天再聯系。
9月18日上午,本網記者又多次撥打盛世華庭項目王姓負責人的電話,均被掛斷,不予接聽。
隨后,本網記者電話撥打白寨鎮人民政府黨政辦公室的電話,該鎮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稱,領導不在,他對此事不甚了解,只能先向領導匯報,后會給予回復。然而,截止本網發稿時,本網記者也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白寨鎮棚戶區改造項目,是村民安置房,應屬于村民集體所有土地產權,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安置房是不能上市交易的。
白寨鎮德和·盛世華庭地產項目明明是村民安置房,卻被開發商變身為商品房,并且白寨鎮政府眼皮底下,公然瘋狂對外出售。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關系,不得而知。
針對此事,本網將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