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5日電(記者劉林森)2011年4月份運營的周口鄲城縣觀光小火車近日停運,大部分路軌目前已被拆除,該項目投資近千萬。而占地千畝、預計投資六千多萬、已建設十年的人民公園,此前花木及各種設施已不存在,仍在重建中。這兩個“半拉子”工程,被指浪費國家資源、勞民傷財。
(鄲城縣委縣政府門口的“雙軌”拆除后已經重新修路。)
鄲城觀光小火車于鄲城縣委縣政府門口附近,一路向西至該縣規劃的人民公園里,全長4.5公里,2011年4月12日開始正式運營,但目前大部分已經拆除,停靠在中州國際酒店門口的火車頭及三節車廂幾近成了公廁,經過鄲城縣委縣政府門口范圍內的“雙軌”拆除后已經重新修路。
鄲城縣政府工作人員稱,拆除是為了城市建設。
據了解,2010年11月,鄲城縣政府為“開發旅游資源”,時任領導決定斥資921.45萬元在縣城中建設一段觀光小火車鐵路。
(被拆除的路軌)
據鄲城縣委宣傳部介紹,“在全國行駛里程最長的窄軌鐵路許(昌)鄲(城)鐵路小火車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之時,鄲城縣為尊重群眾意愿、保留歷史遺產,在全力爭取許(昌)亳(州)國鐵大火車項目過境的同時,以原許鄲小火車為原形,在老城區調水渠與人民公園之間建設了小火車”。
(幾節車廂成了某些人的公廁)
后經鄲城縣政府慎重考慮,與中州國際酒店有限公司合作經營該項目,經協商其投資不少于700萬元,且經營利潤三七分成。中州國際酒店則希望今后能分階段延長小火車路的運行里程,即第二期工程向東延伸至縣城東工業區,第三期工程向東延伸至我縣旅游景點——丁村鄉的“中原民俗園”,向西延伸至淮陽縣的太昊陵“。
并承諾“將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虛心接受各方監督,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改進工作,爭取使小火車的建設和運營成為群眾滿意的民生工程”。
然而該小火車試運行第一天就翻了車,隨后長期處于閑置狀態。被網民稱為“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工程’“。
2012年,鄲城觀光小火車的終點站——人民公園,當時征占耕地千余畝,當時已經開建6年,種植了各種花木,挖好了一個人工湖,并運營了一些水上游樂設施,以及一些兒童游樂場、民俗廟會演出點、小型動物園表演場地等。
然而,十年過去了,人民公園此前各種設施也已拆除,再次更換了花木,人工湖幾乎成了干湖。
(幾近干涸的人民公園里的人工湖)
當地政府介紹,鄲城縣人民公園正在重建,預算投資六千多萬元。項目計劃2016年年底建成,“將提升鄲城整體城市品味,提高鄲城縣人民的生活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