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書法家蔚東:書法是心里的一方桃花源

2016-10-24 13:52:41 來源:搜狐

藝術簡介:蔚東,原名楊衛東,楊蔚東,漢族,太行布衣,悟墨齋齋主。本科學歷,古潞州人氏,現居鄭州。現為中國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省長治市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河南書畫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河南蘭亭書畫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

在工作之余,潛心書法研究,大部分課余時間都沉浸在碑帖的臨習和書法理論研習中。對書法的追求癡迷不悔,多年辛勤筆耕不輟,臨池不懈。拜讀古今名家書畫論,苦臨經典名帖,行書飄逸清秀、榜書氣勢恢弘、隸書雅趣委婉。在國家和省市大型書畫展賽和公益活動中,書畫作品多次入選或獲獎,作品被國際友人、國內大型賓館,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單位及個人收藏。長卷“和平九論”第七論作者,作品被河南省檔案館永久收藏。庚寅年“根在中原、情系中原”網上書畫大賽二等獎獲得者。第三屆、四屆加拿大詩書畫展覽二等獎獲得者。藝術經歷被搜狐、“河南日報”、“大河報”、“鄭州電視臺”、河南科技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蔚東說,自己是個喜歡靜的人。他這個人平時也很靜,愛靜的人心里都有一方天地,都會用心靈供養一方桃花源。在生活中,他有過諸多身份——軍人,教師,書法家,一文一武,一張一弛。部隊訓練出了他的性格,藝術熏陶出了他的品格。

蔚東原名楊衛東,又名楊蔚東。出生于山西長治,自小受家庭的影響,學習書法;89年3月入隊,在部隊里繼續練習;92年退隊后,在鄭州國防科技學校當教官后,還是勤耕不止。不過,這個時候的蔚東先生,不求名,不為利,只是喜歡寫,權當成自己平日里娛樂而已。因為沒有老師教,他就抱著能寫成更好,寫不成也沒關系的心態。

但是,也正是他這種堅持與偏愛,讓他漸漸走上一道不歸路。——我聽過很多書畫家都曾經這樣說過:走上這條路,就再也回不了頭了。蔚東也這么說,就算是累了,決定放棄了,但是心里還是無法割舍,明知是沼澤,也得跳下去。

在平時練習書法的時候,品讀一些詩詞歌賦,漸漸地就想窺探其中的堂奧,不但要求其含義,還要追索其背景,于是乎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了解也與日俱深。但是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要想打開這扇藝術大門,必得有人引導。

而后他廣結藝緣,曾師從楊衛、王規洲、唐玉潤等先生學習。又遍臨古帖,師法歐陽洵、王羲之、王鐸,上追古韻,又注意時代新風。他心里清楚,藝術創作,只有常規的練習是不行的,得有技術和心靈的融入。于是,他在研習之余,他還時常出入博物館、藝術館、書畫展,然后品讀、臨摩,對找屬于自己的藝術味道。每有一得,必然自得其樂,但不久,又會悵然所失——他不滿足于現狀,不斷推翻自己。正所謂“藝無止境”,他依舊不停地攀登,不斷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

在長期的學習和創作過程中,他有了一套自己的研習方法。學習,求其形似,而是求其真意。就算是臨寫同一個帖,不同的人也會臨出不同的味道來,蔚東說,這就是一人一體,寫書法,不但要寫進去,還要出得來。進去了,出不來,就是食而不化,不可能會有自己的東西。蔚東對自己極為苛刻,有幾次他總是寫不出自己想要的味道,竟然憤然摔筆而去。但過不多久,又要跑回來,尋找不足。還有一次,他在臨帖,寫到開心處,連飯都忘吃了,家人送飯到書房里,他竟然真的把飯醮著黑水,吃得津津有味。要不是家人發現,他自己都不知道還有這么一回事兒。

蔚東的快活典雅俊秀,字里行間透著一種書卷的清氣。這自然受由他的氣質感染,但是他在章法布置、濃淡的安排上,又有時出奇不意,追求一種超凡脫俗的品格。靜以修身,斂以養德。蔚東先生舉止優雅,其書法含蘊豐富,深幽飄逸,富含很強的思想性。每在創作前,他都胸有成竹,在胸中安排章法、筆墨、濃淡的同時,還在尋找一種自己的藝術味道,并融合于書法作品中。

作品欣賞: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