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
山西作為資源型大省,在資源不斷被“消費”的過程中,各類地質災害一直是令各級政府頭疼的事。
方山縣馬坊鎮地質災害安置房
據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山西因長期采煤就形成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采空區,3000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占全省國土面積的42.0%,加之各地因水土流失、環境植被破壞等因素造成大量土地塌陷、房屋開裂、道路毀損等情況,尤其到了雨季汛期各地洪水、山體滑坡時有發生,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至2015年年底全省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013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在省內11個市均有分布,呈現出隱患多、分布廣、威脅重的特點。
而地處黃土地區的呂梁市也被列為了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4個地市之一,同時也成了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地區。
《方案》出臺
為了加快解決地質災害對部分村莊的威脅,同時穩步推進農村安居工程,根據《山西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規劃綱要(2014-2020年)》和《山西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2014年行動計劃》要求,2014年山西省出臺了《加快推進農村地質災害治理搬遷工作方案》。
《方案》明確,從2014起用7年時間完成地質災害嚴重的656個村莊、27000戶、8萬人的治理搬遷工作,根據地質災害類型和危害程度,分輕重緩急,分批實施,2015年起每年搬遷4000戶,至2020年全面完成全省656個村莊的治理搬遷工作。
《方案》指出,地質災害村莊治理搬遷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各相關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隱患核查、移民搬遷摸底調查、搬遷安置新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舊址的復墾、安置用地的保障以及日常監督檢查工作;財政等部門負責本級政府治理搬遷資金的籌措、使用和監管;住建部門負責新村選址、設計、施工和質量的監督管理;交通部門負責搬遷新村(戶)的公路建設;水利部門負責飲用水工程建設;電力部門負責搬遷新村(戶)的用電建設;其他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做好有關工作。
《方案》要求,要嚴格規范操作,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管理制、資金報賬制,加強資金使用情況監察和審計,確保??顚S茫袑崒⒚裆こ探ㄔO成為民心工程,使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而最讓老百姓激動的就是,此次地質災害村莊搬遷工程資金主要由各級政府分擔,受益人適當負擔。全省地質災害村莊搬遷戶均12.08萬元,2.7萬戶總需投資32.62億元。按照省級50%、市級20%、縣級20%、個人10%的比例分擔,其中省級16.31億元(每年2.3億元)、市級6.52億元、縣級6.52億元、個人3.26億元(合每戶1.208萬元)。 其他規劃編制、災害評估、土地復墾和宣傳費用應由省、市、縣(市、區)政府統籌安排。
在建“地質災害搬遷房”被群眾實名舉報有問題
而這樣的一項惠民工程,在2015年也落到了呂梁市方山縣馬坊鎮,經過審核馬坊鎮溫家莊村共有39戶被劃為了地質災害戶,確定搬遷。
然而這樣的一項惠民工程,近日竟有人實名反映,工程還未建成就已經產生了不少問題。
通過致電反映,5月30日下午實名舉報人李銀順見到記者后,直接將記者帶到了馬坊鎮秦家崖村的地質災害搬遷房施工現場,李銀順指著眼前位于河槽內的施工場地講到,這里正在修建的就是地質災害戶的新房,但很直觀的就能看到這里根本不適合建房,因為這里本身位于河道下游且在河道中央,如果遇上大洪水,這樣的房子很難幸免,而且房子的地基比旁邊的路面還要低兩米多,而房子地基也光是用土進行了夯實,這樣的建筑設計和質量怎么能保證房子的安全性?
另一名實名舉報人薛先生告訴記者,不光記者眼前看到的這些情況讓群眾擔心,這個工程從開始的時候就有問題,據他了解,這個地質災害房項目按正常是應該公開招標競標的,但實際根本就不是這么一回事,工程是怎么到了如今的施工隊手里的,是通過什么渠道承接的,他們也很想知道。
面對村民反映的問題,記者首先聯系并見到了溫家莊村現任村支書劉國彪,劉國彪告訴記者,溫家莊是行政村下面有溫家莊和秦家崖兩個自然村,此次39戶地質災害戶中溫家莊村25戶,村民反映選址、地基建筑有問題的秦家崖村有14戶,大概就知道工程的選址是由國土部門和馬坊鎮政府請人弄的,招投標的事是馬坊鎮政府負責的,村里只是免費給提供地面,至于選址合理與否他也無法定論,聽說在規劃設計里面還有河壩了,但要了解詳細情況得到馬坊鎮政府或者縣國土局。
馬坊鎮政府“工程主要是由國土局實施”
之后記者來到馬坊鎮政府,表明來意后馬坊鎮鎮長薛晉軍告訴記者,據他了解現在這個工程應該還未開工,房子應該是之前找人統一設計的,有標準,但工程主要由縣國土局負責實施。
在薛鎮長辦公室,馬坊鎮包片干部續海龍副書記告訴記者,秦家崖村那個地質災害房選址的事他有所了解,考慮到地址選在河灘有危險,之前鎮里面和縣紀委縣國土局也溝通過,應該是先修護壩再開始施工建設,但看到記者拍攝的護壩還未修好就已經動工修建的視頻后,薛鎮長和續副書記當即表示,他們會馬上聯系監理要求立即停工,等護壩的事情落實后在開始施工。
當記者問到工程當初是由誰家設計以及工程的招標情況時,薛鎮長表示按正常他不應該接受媒體的采訪,如果要了解詳細情況,建議記者先到縣宣傳部門備案,備案后可以和縣政府或者土地局進一步了解情況,因為縣里掌握的情況可能更全面一些。
無奈為了能夠了解清事情的詳細情況,記者只能應薛鎮長的要求到方山縣宣傳部新聞辦做登記備案。
方山縣國土局“地址是專家選的,工程的具體實施在馬坊鎮政府”
5月31日上午,上班后記者來到了方山縣國土資源局,針對村民實名舉報的上述問題,方山縣國土資源局李喜照局長稱,選址是國土局請的地質災害專家幫助鄉鎮選的址,這樣的選址是專家建議的,即使不做河壩也是符合安全的,而招標的事具體是鄉鎮負責,而關于選址的具體情況可以找局里分管的副局長王保明核實。
當記者問到是哪里的專家哪個專家提出的建議的時?李局長聲稱這不是記者該管的事。
之后在方山縣國土資源局辦公室,記者撥通了分管王副局長的電話,王副局長在電話里回復記者,工程招標的事是馬坊鎮政府負責的,選址是國土局和馬坊鎮政府聯合找專家選的址。
當記者提到現在正在施工的房子地基比公路低兩米多究竟是否符合當初的設計規定?王副局長表示現在的具體情況他沒見也沒法說,只是表示房子的建筑地基應該是要和公路持平。
當記者表示在馬坊鎮得到的答復是應該先建好河壩再開始施工時,王副局長告訴記者做河壩的事現在沒有安排,沒人從中周旋過,如果要掌握這些房子具體的設計和招標資料情況,建議記者再到馬坊鎮政府。
轉了一圈事情的詳情仍然沒有了解清楚,記者再次返到了馬坊鎮,見到薛鎮長,記者表示已經到過縣宣傳部和新聞辦做了登記,縣里也已經核實了記者的身份并做了登記,但宣傳部門對這些事情根本就不清楚,建議是哪里主管和負責到哪里正常采訪,記者表示已經到過縣國土局,國土局的答復是工程具體是馬坊鎮實施的,詳細資料馬坊鎮有。
面對記者的再次到來,薛鎮長稱他也是剛到任馬坊鎮不久,具體的一些情況他還不太清楚,而且當日會有上級部門來鎮里檢查,他也抽不開身,希望記者等兩天,等了解完情況后會及時聯系記者。
三七灰土做地基有待確認
在當日的施工現場,一位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工程地基采用的是三七灰土,但據反映人薛先生介紹,此工程地基里面根本就沒有灰,光是墊了幾米土。
6月2日,記者再次致電薛鎮長,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而記者在發信息后也沒得到任何回復。
6月6日記者多次撥通薛鎮長電話一直是正在通話,換號再次聯系接通電話后薛鎮長表示他已經告知要求工程先停工,應該盡快就會停的,至于招標的事可以聯系分管的副鎮長高福來了解,得到電話后記者隨即聯系了高副鎮長,高副鎮長表示如今他已經停職并不上班,具體的情況他不太清楚,鎮里應該有資料。
之后記者多次嘗試聯系薛鎮長,電話都未能接通。
截至發稿前,據舉報人拍攝的視頻及圖片顯示,工程并未向薛鎮長和續副書記表示的會停工,而是一直在正常施工建設!
山西:違法建設引發地質災害將啟動問責程序
今年5月2日,新華網曾以“山 西:違 法 建 設 引 發 地 質 災 害 將 啟 動 問 責 程 序 ”為 題 闡 述了 山 西 省 國 土 資 源 廳 進 一 步 懲 治 違 法 建 設 的 決 心 和 態 度 。 文中提到,近年來山西省發生的地質災害大多是由于不良或違法的人類工程活動引發,違法規劃施工建設、未配套防治工程、違法削坡取土棄土、過度增加坡體載荷等現象屢見不鮮,違法建設致災成為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誘因,以呂梁市為例,2011年以來9起致人死亡的地質災害造成30人死亡,其中違法建設引發6起,死亡22人。
為此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山西將全面開展違法建設清查整頓,重點對位于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違法規劃、違章建筑、違法占地、違法施工、違法堆放等人為地質災害隱患,實行清單式登記,逐點明確監管主體和責任主體。
對因違建引發地質災害的有關監管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要嚴格按照“誰建設、誰負責,誰引發、誰治理”原則,啟動問責程序,嚴查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既要積極應對“天災”,也絕不放縱“人禍”。
綜合未來一段時間降水情況,預計今年山西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比常年可能偏多,呂梁、臨汾、忻州、長治、太原等市是全省地質災害高發地區,受威脅嚴重的黃土地區中小城鎮城鄉接合部為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域。
《水法》《河道管理條例》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建筑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三十七條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
第六十五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恢復原狀;逾期不拆除、不恢復原狀的,強行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單位或者個人負擔,并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修建圍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在堤防和護堤地禁止建房。
但在這里面對群眾反映的這些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問題,相關部門面對記者的態度卻是躲躲閃閃,給地質災害戶修建房屋本來就是一件得民心順民意的惠民工程,而群眾反映問題無非也是希望讓這樣的項目更加公開透明,修建的房子更安全,避免剛從地質災害房中出來將來住的房子卻可能仍然處在地質災害當中。
如今能給反映問題的群眾一個怎樣的答復,對于群眾所爆出的問題,我們期待有人答疑解惑,對此本報將繼續關注!
(三七灰土,就是將30%的石灰和70%的黃土摻勻,然后回填到基礎里分層碾壓夯實,這是一種比較經濟的地基處理方法,灰土地基凝固后非常堅硬,跟巖石一般,從巖石到黃土是巖石不斷搬運風化形成的,而三七灰土正好相反,是從黃土到巖石的形成過程,因此時間越長,灰土的強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