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部分的主要事項,皆有詳盡的盡調報告和盡調數據的支持:
1、Wiwide業務數據嚴重造假, 初步預估其用戶數據虛報8倍以上。wiwide宣稱擁有幾億用戶可以轉換成飛凡的注冊用戶,首先,wiwide的設備所在城市的總人口都沒有到達其宣稱的用戶數量;其次,wiwide最主要的受眾區域:機場,占到該公司宣傳用戶數的80%以上,該公司只是向機場支付高額費用(每年200萬人民幣左右)以獲得廣告展示權,不但沒有wifi運營權,更沒有任何可能獲得用戶數據,甚至在很多機場(如虹橋機場由思科提供WiFi服務),我們發現wiwide僅僅向機場免費提供了短信服務并經營跳轉廣告就直接宣傳自主WiFi運營,而短信服務并未出現在其與機場的合同中,如此高昂的成本,即便獲得的手機號與用戶成為wiwide會員完全沒有任何合法關系,根本無法用這么一個非正規渠道獲得的手機號就作為飛凡會員標記,欺騙投資人蒙混過關才是關鍵;再者,wiwide重點宣傳的品牌門店(占有總AP數的80%),全部都是三倍甚至十倍虛報,只是某品牌的小份額供應商之一就宣稱自己做了該品牌所有的門店,并當做總數計算,該公司宣傳的60000+門店的數據最多只有1/3的真實體量,比如該公司對外宣傳星巴克均為其所運營,其實只有1/3的門店由其運營,這點被盡調出來,做了詳實的記錄,而星巴克總部所在地上海,wiwide采用與機場一樣的方法,以年費近1000萬獲得江浙滬三地星巴克WiFi Portal廣告展示權,如此奢侈的“做單”,盡調資料為證,此部分其收益率約等于-1100%,任何正規的投資人都看不過去;最后,直至今天,wiwide拿不出一個客觀的平臺來證明其門店數和會員數的真實性,甚至wiwide公司沒有一個部門可以明確的給出四合一真實詳單,在盡調參與者看來,如果從財務、設備、門店、收入,四合一來審定其承諾,將會漏洞百出,因為其資產、收入、支出、設備、平臺都無從支持其說法。沒有任何平臺和系統可以證實數據真實性的情況下,盡調團隊想要追索用戶數據有效性和真實性時,卻被阻止。
2、wiwide固定資產設備采購的價格是市場合理價格2.23倍以上:wiwide 采用的AP設備價格,是其OEM 廠商中詢到的同等配置設備價格的2.23倍以上,真實賣價僅為63元。目前,wiwide的固定資產總額達到1.01億,其中主要采購的是AP設備。
3、wiwide廣告業務返點是行業水平的3倍,2年來,由此計算多支付返利成本1238萬:廣告行業返利與合同收入比例一般為12~17%。而wiwide的廣告返利在(2014)(2015)(2016)三年年分別為40%, 36% 和40%。根據wiwide在2014年到2016年2月累計的返利2476萬,至少比行業平均多支付1238萬的返利。而且其單單廣告返利部分已經超過其廣告直接收入,經查,其主要返利的公司疑為空殼公司,比如名列第一的廣告代理商,即主要返利去向公司(上海直果),是一家注冊資金只有10萬沒有任何知名度的廣告公司,巧合的是,直果廣告的注冊地址和邁外迪的注冊地址,同在奉賢區拓林鎮的相同經濟開發區。在整個WiFi業界一直風傳該公司主要依靠商業賄賂維護客戶關系,其廣告返利的現狀與此形成明確印證。該項線索,如果一旦被外部利益集團利用,未來該公司及關聯企業將在法律方面面臨顛覆風險,必將嚴重影響到萬達集團的利益和商譽。
4、合規風險巨大, wiwide承認超過50%運營的場所沒有安裝符合公安部82號令的網絡安全設備,已經面臨公安合規的巨大風險,受到來自于100多個城市公安局網監部門的行政處罰的可能。為了使這些場所合規,由于wiwide公司根本無法獲得足夠滿足要求的合法牌照,今后的合資公司將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去購買大量合規產品和服務來填補這個巨大的漏洞,如果以wiwide公司提供的AP數量為真實數目,則需要超過數億人民幣預算。
5、wiwide核心客戶在大量流失中,首先機場部分,wiwide在盡調中不得不承認21家機場只有3家二流機場有運營權,即便這3家也沒有明確證據證明,可信度很低(單個機場的WiFi投入不會低于1000萬,在wiwide公司盡調資料中根本沒有看到此項支出),其余18家均為展示類廣告服務,經盡調團隊查證,首都機場wiwide僅經營老舊的t1、t2航站樓的WiFi廣告,客流量不足整個首都機場的1/5,而虹橋機場、南京機場等5個機場已將WiFi全部交由同一家上市企業經營,很快就會終止或已經終止wiwide公司的廣告合作,深圳等其他機場也早已將客戶服務置于首位,完全放棄了廣告運營模式;其次,wiwide一直強調的星巴克標桿,真相是只有1/3的星巴克門店WiFi由wiwide運營,且星巴克在全球范圍內不可能授權任何第三方進行數據經營,也不會允許wiwide接觸任何星巴克會員信息,所以對于萬達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其現有最大的標桿客戶,綾致時裝(wiwide宣傳門店數超過6000也就是說達到其總數的10%),經盡調團隊調查,該服裝巨頭已結束與wiwide的合作,而wiwide完全沒有進入由國際著名WiFi廠商構成的新一輪招標名單,據此我們可以說,隨著商業客戶對于WiFi越來越高的要求,靠家用設備、免費服務、回扣傭金起家的wiwide公司,其商業模式早已完全無法滿足主流商業的游戲規則;
6、目標公司治理環境惡劣,使用小微企業的不當人事手段獲利:(2014)(2015)兩年公司故意少繳漏繳社保公積金1800萬以上。至2016年5月少繳漏繳金額超過2000萬。其潛在面臨被政府部門追繳和罰款風險,同時其在2015年裁員50%后造成眾多敵對前員工,只要有一個追討該項費用,將導致整個企業立即追繳多達2000萬資金,并高額處罰;
7、一人企業,創始人長期隨意挪用公司資金:個人多次向公司借款達到206萬,除其中用于個人讀MBA外,其它資金截至2016年3月沒有歸還也無法說明去向。同時張程個人投資多個企業,與其工資收入完全無法獲得引證,其資金來源只能解釋為家族資金。
8、小米,大眾點評,騰訊作為wiwide長期存活至今的支柱,在此輪投資中完全沒有任何反饋,無任何跟進,據現場盡調實際控制人張程說三家機構為支持公司發展,甚至可以全部退出,自相矛盾,三個互聯網大鱷如此“寬容”,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9、與多家投資機構存在對賭協議和條款,而且有無法完成的業績指標的風險。wiwide 和騰訊,大眾點評和小米均有多種不同形式的對賭和業務合作限制,嚴重限制萬達以后與蘋果、華為、三星、百度、360、阿里及其他各類企業合作,基本已不可能和大多數互聯網企業產生合作關系,而wiwide旗下的子公司佑康邁外迪和投資方就上市要求,估值要求,融資金額均有因無法達到業績而產生的對賭風險,同時對母公司wiwide自身上市造成影響。而張程投資多家企業:在wiwide嚴重虧損的情況下,相繼投資了紅茶移動,邁外迪佑康和多家廣告公司,如此復雜的股權結構,無盡的虧損局面和各種無法披露的隱情和漏洞,在新三板分層在即的時間節點,上市面臨巨大風險,根本無法直上創新層,更別說A股創業板了
10、wiwide從2008年年成立至今持續性虧損,2014年-2015年至今累計虧損1.2億。剩下的現金流估計只夠公司幾個月的運營時間。 目前萬達投資團隊以及管理團隊的大多數已明確反對投資wiwide,但大家很遺憾的看到,該項目已經設定了6月30日為交割日,所有人在日夜加班加點編制文件促成該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