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網接到登封市石道鄉呂溝村人呂丙立的反映,稱其在1993年買的土地和房屋,被人于2003年的時候轉賣給了別人,建加油站。為了維護自己的財產權益,他與對方發生糾紛,引起訴訟。自2005年至今,官司打了11年,一直沒有結果。如今,他深陷其中,甚至還面臨著財產兩空的威脅。這是怎么回事?
案情原由
據了解,1993年,家住登封市石道鄉呂溝村的呂丙立曾為耿莊村委建造新村委辦公樓,因該村委無錢支付工程款,耿莊村委決定將村委大院房屋6間及附屬土地6.9畝轉讓給呂丙立,以抵償工程款。隨后,耿莊村委與呂丙立簽訂了原村委大院房屋土地轉讓協議,耿莊村委又給呂丙立出具了房屋土地轉讓款收據。自此以后,耿莊村委原村委大院土地6.9畝、房屋6間一直歸呂丙立占有、使用、收益。
2001年以后,呂丙立委托耿莊村民耿春懷進行看管。2005年4月,呂丙立發現耿永浩(系登封市地稅局工作人員)在該土地上建加油站,遂加以制止,而耿永浩拒不停止,繼續施工。后經進一步了解得知,早在2003年10月份,耿春懷瞞著呂丙立,以8萬元的價格,將此土地及房屋偷偷賣給了耿永浩,并簽訂了協議。
呂丙立認為,耿春懷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將屬于他的土地和房屋賣給耿永浩,后者在土地上建加油站的行為是違法的,2005年5月,呂丙立以此為由向登封市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耿春懷與耿永浩之間所簽訂的房屋、土地轉讓協議(行為)無效,且判定耿永浩立即停止侵害他的財產權益,恢復土地原狀。
案情經過
登封市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1993年呂丙立為耿莊村委建造新村委辦公樓,因耿莊村委無錢支付工程款,耿莊村委決定將村委大院房屋6間及附屬土地6.9畝轉讓給呂丙立,以抵償工程款。耿莊村委1993年5月23日給呂丙立出具了房屋土地轉讓款收據“今收到呂丙立購買東坡原村委大院款54000元整”。 自此以后,耿莊村委原村委大院土地6.9畝、房屋6間一直歸呂丙立占有、使用、收益。2001年以后,呂丙立委托耿春懷進行看管,2005年4月,呂丙立發現耿永浩在該土地上建加油站,遂加以制止,而耿永浩拒不停止,繼續施工。后經進一步了解得知,早在2003年10月份,耿春懷瞞著呂丙立,以8萬元的價格,將此土地及房屋偷偷賣給了耿永浩,并簽訂了協議(庭審中耿永浩與耿春懷均承認了這一買賣事實)。
據此,登封市人民法院認為,耿春懷在看管呂丙立購買的房屋及附屬土地期間私自賣給耿永浩是不合法的,屬無效民事行為,呂丙立的訴訟請求應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2005年6月29日,該法院作出以下判決:確認耿春懷與耿永浩之間買賣呂丙立占有、使用的房屋及附屬土地協議(行為)無效,并停止侵害,恢復土地原狀。
判決后,耿永浩不服,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呂丙立與耿莊村委的土地轉讓協議無效,呂丙立沒有取得本案爭議土地的使用權,耿春懷未將本案爭議土地賣予耿永浩,認為一審判決不當,請求撤銷原判。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耿春懷和耿永浩對雙方買賣本案爭議的房產及附屬土地的事實均不認可。其他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一致。認為呂丙立與耿莊村委協議以老村委院抵償工程款,雙方均已實際履行,呂丙立已取得該院的房屋所有權和附屬土地使用權,呂丙立為維護自己的財產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符合法律規定。
2005年10月20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作出終審判決,撤銷登封市人民法院2005年的民事判決,耿永浩停止侵害,恢復土地原狀,駁回呂丙立的其他訴訟請求。
判決后,耿永浩仍不服,向鄭州市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鄭州市人民檢察院向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2006年9月18日,河南省人民檢察院發布《民事抗訴書》認為,鄭州是中級人民法院對本案的判決存在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判決不當,提出抗訴,要求依法重審。
2008年6月10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又將此案發回登封市人民法院重審。
2016年6月12日,登封市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2013)登民一初字第1133號之一文件表明,登封市人民法院經重審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本案中,耿莊村委將訟爭土地及附屬房屋抵償給呂丙立用以清償工程款的行為因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定而無效,不產生物權變動效力,呂丙立并未取得該宗土地的使用權及附屬房屋的所有權,因此,呂丙立訴訟主體不適格,應依法駁回其起訴。并據此作出駁回了呂丙立的起訴。
對此判決,本案當事人呂丙立表示不服,他認為,此案在使用法律土地法六十三條是錯誤的,1993年他與耿莊村委簽訂轉讓協議時,并沒有《土地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該規定是1999年新土地法修訂時才有的,并不適用于當時的情況。并且,呂丙立認為二審法官楊海悅有在從中操縱案件的嫌疑。
據其介紹,2016年5月18日晚上(開庭前),他接到登封市人民法院負責此案的審判長楊海悅的電話,電話中,楊海悅表示想要為其調解,“覺得虧,可以再給你補償一點,畢竟雙方都投資了嘛。”遭到呂丙立拒絕,而楊海悅隨后表示“等27號開庭吧。”
在之后的開庭審理中,登封市人民法院做出了上述的裁定。
調查說法
本網記者在調查中發現,2005年,耿永浩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登封市國土資源局頒發的《農村居民宅基地用地許可證》,該證是一審(登封市人民法院)終結后的2005年8月9日頒發的,并且該宅基地證由耿永浩與其他三戶同開一張收據。“村委辦宅基地證是一戶一開,怎么可能四戶同開一張收據,且四戶審批的宅基地讓耿永浩一戶去建加油站,改變土地性質,這合法嗎?”對此,呂丙立表示不解。
近日,本網記者在耿莊村調查走訪,耿莊村委書記耿銀濤介紹稱,耿永浩聯合其余三戶共同辦宅基地,這四人中只有一人是耿莊村村民,但此人已經辦理有宅基地證,現在再次辦理,明顯與國家政策不符。
此外,本網記者還見到了一份耿莊村委書記耿銀濤于2016年5月28日,以少林街道辦事處耿莊村委的名義作出的一份證明,《證明》表明“我村1993年至1995年之間以抵賬的方式將我村東坡的老村委大院及老村委大院東墻之外的空地全部抵賬給了呂丙立所有,具體四址為:西至老村委大院西墻外跟,東至207國道西邊沿,南北均至路。特此證明”
對于耿春懷為何私自將老村委大院賣予耿永浩,耿莊村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稱,1999年之前,呂丙立曾向耿春懷借6萬元錢。1999年11月份,呂丙立就將這筆錢還給了耿春懷。還錢時,呂丙立將借條丟失,也未向耿春懷索取其手中的借條。導致耿春懷在2001年以手中借條為憑,私自將土地賣給了耿永浩。
從2005年呂丙立與耿春懷、耿永浩二人發生侵權糾紛、引起訴訟至今,已有11年之久,時間不可謂不長,案件的發展也漸漸變得撲朔迷離,令人唏噓不已。此案到底誰是誰非,必將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呂丙立于日前已經提起上訴。本網站會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