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商業 >

關于天星資本的投資策略,很多人都猜錯了(專訪天星資本執行總裁蔡志明)

2016-11-01 15:33:26 來源:

摘要:新三板市場由于如今流動性的脆弱和發展環境的不明朗,使得市場上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觸及新三板參與者的神經,其中對于政策的動向、大股東減持和增持以及行業的發展等等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

1.webp (1).jpg

新三板市場由于如今流動性的脆弱和發展環境的不明朗,使得市場上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觸及新三板參與者的神經,其中對于政策的動向、大股東減持和增持以及行業的發展等等話題都是人們倍受關注的,對于新三板未來的發展和可能遇到了問題,記者采訪了天星資本執行總裁蔡志明。

減持問題不必過度解讀

對于此前天星減持所投企業股權問題,他表示,一是對于天星減持企業的量來說,減持的資金量基本保持在千萬級別,并沒有構成對新三板整體市場的影響,而且天星的出讓也不是集中的某一時段,始終保持一個時間上的跨度。二是,天星至今已經投資新三板企業超過500家,投向已掛牌企業資金就將近100億,減持這不到十家的企業的量,對于天星的整體投資量來說也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市場沒必要為減持而感到擔憂。三是,減持一般都有其具體的原因,而并非都是資金上的壓力,比如有些天星投的公司,有新的投資人想參與進來,以及企業想增加股東的情況下,希望天星能出讓一部分股份給他們,這一很正常的需求,同時這也能體現出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功能,所以對于有針對具體企業和項目,并且在有交易對手時做出的戰略減持,是市場有買有賣的正常活動。并且我們對于某些企業減持以后,也發出了“承諾不減持”的公告,這和A股市場一樣,股東減持以后需要披露下一步的做法,是繼續減持、增持還是不動,這個是對市場負責而必須做的信息披露。所以需要理性分析和正確看待減持的具體原因,應避免誤讀。

流動性問題已經阻礙三板正常運行

如今再提新三板,蔡志明博士表示目前已經到了阻礙三板市場正常運營的狀態了,一是流動性疲軟,估值無法準確判斷影響定價也直接影響了并購和融資。但是如今新三板市場已經迎來由之前熱度較高時,短期投機資金投資向如今慢慢真正演變成以機構投資為主導的價值投資而轉變,這是一個過程,隨著發展深入新三板會慢慢成為價值投資為主,機構投資者為主導,而價值投機為輔的新興市場,值得關注的是新三板未來以價值投資為主,隨著流動性問題未來逐步好轉,優秀企業的交易量和換手率也會提高,比如美國的納斯達克,曾經是全球交易熱度最高的市場之一,作為證券市場一點投機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但是長期性的價值投資一定是新三板的主旋律。

私募進入參與新三板做市今年開啟

之前新三板的掛牌速度有所減緩,但是到了8月份據我們觀察掛牌的速度相對于7月份有明顯提高,年底新三板達到一萬家企業應該問題不大,這將是一個新的平衡點,這時候新三板市場將會迎來進入和退出平衡期,不會只進不出,退出也會成為一種常態。而券商如今對于新三板掛牌的遴選也是越來越突出其優質性和成長性,這也是新三板市場化的結果,而后政策面會逐漸開始傾向于激活流動性,首當其沖的就是完善做市商的做市功能,最需要改進的還是新做市商的引入,隨后增量的長期資金入場,如公募基金、社保企業年金、QFII也會依次登場。

對于未來私募進入參與新三板做市,也是處于對流動性的改善目的,如今做市商家數與做市企業的數量配比還是有距離的,以美國納斯達克為例,2800多家的上市企業有六百多家做市商,所以從政策方面看,根據私募做市今年內應該推出的消息,步驟應該是先試點在推廣,因為對于做市業務,能承接的機構一定需要具有豐富的新三板投資經驗、技術接駁能力、專業的投資團隊和充足的資金,所以做市商擴容在推出后,必將成為改善流動性的重要一環。

在過萬三板企業中尋找價值洼地,并非難事

對于新三板的投資邏輯,蔡志明博士指出因為新三板流動性不強很多企業估值被低估、股票價格便宜,到現在為止很多企業還是處于低位,但是很多企業凈利潤增長遠遠超過如今的創業板更別說和中小板比,以去年的年報為準,新三板的總體成長性是創業板的兩倍以上,而且對于利潤增漲和企業成長快,但因流動性問題造成估值低的企業,在新三板中不在少數,尋找并不困難。此外他強調對于我們股權投資而言,如果投資企業流動性很好,它就已經產生了溢價。而流動性弱時,投資這些企業沒有流動性溢價,這反而是一個投資的時機,如天星投資的企業中,投的時候還沒有上新三板,很多后來慢慢登陸新三板市場,而對于如今尋找價值洼地企業也是同樣的邏輯。他還補充道,如今天星的投資也在向前端移,更偏向于投資未掛牌前的企業,尋在發展潛力未被挖掘的公司。

2017年是關鍵年,看好四大主題行業

而對于行業我們繼續看好四大行業主題,一是信息技術、二是高端裝備和先進制造、三是消費升級、文化傳媒、醫藥醫療和教育體育、四是節能環保。我們今年的投資也在不斷突出這四大主題,盡量去投在細分行業中具備競爭能力的龍頭型公司,以四個維度去尋找的這樣的企業,一是,商業模式,二是,先進性和創新能力,三是,市場占有率,四是,公司內部的因素,如真實的財務狀況、公司治理、團隊執行力以及企業家的精神等等這些都是動態的因素。總結而言就是投成長性,還是要回歸投資的本質也就是投企業成長的溢價。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