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羊山新區前進衛生服務中心部分村醫近日向我們反映稱他們2015年和2016年的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基藥費用和一般診療費用加在一起也不足20元,有的則更少,但按國家的標準,國家2015年國衛基層(2015)67號文件通知,人均基本公共衛生經費標準從35元提高到40元,參照村衛生室承擔48%的分配標準,如此計算,每人應得19.2元才對。還不說基藥和一般診療費用。因這些惠農資金撥付不足,導致村醫平時在工作中能動性差,服務不到位的現象普遍存在。
雖然國家衛計委2016年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至45元。但村醫應得到的補助仍未兌現到位,由此以來,國家惠農的專項資金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當地群眾得不到應有的實惠,這在當地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也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他們每年不辭辛苦的干活,到頭來應得的服務經費卻遠低于國家的平均水準,不知是什么原因?
事情是否真如村醫所反映的呢?為落實事情的真實情況,我們來到了信陽市羊山新區前進衛生服務中心,游(音)院長不在,隨后經電話聯系,我們見到了游院長,說明相關情況后,我們要求看一下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發放情況,但對于我們提出的問題和要求,游院長稱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之所以撥付不足,是因為地方配套資金沒給,如果想要看這些發放明細,必須經過他們衛計委主任胡玉蓮同意才行,否則一律不予提供。
為求證事情的真實情況,我們來到信陽市羊山新區衛計委辦公室,我們亮明身份說明相關情況后,要求讓辦公室主任給胡玉蓮聯系,但辦公室主任電話聯系稱胡玉蓮在開會,不方便。我們要求辦公室主任傳達我們想看下羊山新區前進衛生服務中心的公衛經費發放明細。但辦公室主任傳達我們的意思后,胡玉蓮并未對辦公室主任做任何安排。隨后,我們多次打電話給胡玉蓮,但胡玉蓮均未接聽,無奈,我們只有離開。
讓我們想不明白的是,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是國家撥的專項惠農資金,所配備的資金都是專款專用,按照國家的標準,公衛經費每人均19.2元,基藥人均5元,一般診療按處方單計算,這些所發放的資金也都是需要公示于眾的,為何這些在信陽羊山新區卻捂得這么嚴實,中間到底有什么隱情?
作為信陽市羊山新區衛計委主任胡玉蓮,是不知情,還是刻意包庇?村醫應得的經費發放不足,究竟是誰克扣了他們的血汗錢?國家、省、市、縣的配套資金到底是哪一級出現了問題?公衛的專項資金給村醫撥付不到位,如何提高村醫對群眾服務的積極性?這中間所造成的損失將有誰負責?到底是誰擠占了這項資金?誰在不作為?我們不得而知。對此,主管部門,主管領導又是如何看待的?我們會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