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平安銀行金橙管家升級版—“平安基金服務云”產品發布會在深圳隆重舉辦。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深圳市私募基金協會有關領導及瑞銀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逾50家業內菁英機構代表參加,共同探索大資管時代泛基金產品配套服務之道,助力資產管理機構提升核心競爭力。
此次平安銀行推出“基金服務云”平臺,旨在解決資產管理機構紙質化辦公、線下溝通滯后性等業務運營痛點,協助資產管理機構更加輕松管理客戶,進一步減輕運營壓力,提升運營管理能力。2014年《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指引(試行)》政策出臺以來,歷經三年,國內基金服務業務逐步發展。據了解,目前資產管理機構與基金服務商的數據交換、業務溝通大部分仍停留在傳真、郵件和電話等傳統方式上,缺乏時效性和便利性,越來越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為了緩解資產管理機構運營壓力,平安銀行借助科技力量,升級改造原有基金服務的BS客戶服務端,正式推出“基金服務云”平臺。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理財及服務機構部總監助理熊歆充分肯定了平安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落地私募服務業務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績,并指出私募服務業務需要規模效應、科技驅動的未來發展趨勢。她介紹了在協會自律管理下的資管市場發展及服務機構管理相關情況,她表示基金服務前景廣闊,基金業協會將持續積極推動基金服務行業的發展,希望資管各參與方以創新精神、專業水準共同推進行業標準的建立和行業環境的完善。
平安銀行資產托管事業部總裁陳正濤介紹了平安銀行基金服務發展概況。他表示,“金橙管家”系列產品,是平安銀行發揮銀行豐富的會計核算運營經驗,以強大科技實力著力打造的資產管理業務服務平臺,以期通過高效的資源整合、創新的技術系統、獨特的綜合金融優勢,為客戶提供優質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他表示:“平安銀行希望依托綜合金融的發展優勢,與各資產管理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依托全牌照、綜合化、集團化經營優勢,致力于打造“經營生態化、服務綜合化、管理精細化、流程自動化、產品領先化的卓越托管品牌,努力成為中國最佳的資產管理業務綜合服務供應商”。
平安銀行資產托管業務產品總監劉俠博士隨后對“基金服務云”產品做了詳細的講解,她表示,該平臺是資產管理人的操作平臺,具有無紙化辦公、線上對接、效率提升等特點,管理人可借助平臺,實現業務管理、產品管理、訂單管理、投資人查詢、報表中心、信息披露、系統管理等七大業務功能,大幅提升運營效率。
受邀客戶對平安銀行全流程服務給予了充分肯定。據悉,除了參會機構,目前已有200多家資產管理機構與平安銀行就基金服務云達成了合作簽約意向。
據介紹,平安銀行是市場僅有的幾家能夠提供一攬子全外包基金服務的專業金融機構,自2014年以來,平安銀行始終致力于深耕資管市場,做好基金配套服務,構建泛基金產品生態圈。平安銀行專門成立基金服務中心,該中心從一開始就是相對獨立的建制、專門的人員、獨立的系統、獨立的辦公場地,并推出“金橙管家”--資管運營服務平臺,讓管理人能將資產管理運營業務外包,專注于投研,提升資源運用效率。“金橙管家”平臺一經推出就備受資產管理人關注,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深圳市證券投資基金同業公會領導認可與鼓勵,資管市場反響良好。
2015年4月,平安銀行躋身首批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獲得備案登記的外包服務機構,同年該平臺獲新浪深圳金融頻道、新浪深圳金融學術委員會、國家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國際信息研究所主辦的“2015 IF金拇指‘互聯網+金融’創新、創業、創客峰會”的“十大互聯網+金融創客產品”。
2017年3月,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服務業務管理辦法》,辦法將“外包機構”統一規范稱為“基金服務機構”,規范了私募基金服務業務,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平安銀行借此業務規范的契機,開始對基金服務業務進行全面升級。同時,平安銀行借助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優勢,聯合平安證券、陸金所等集團公司,強勢推出服務于私募管理人各階段業務需求的“平安私募一賬通”產品,積極打造私募生態圈。
截止2017年11月底,平安銀行基金服務中心年累計管理資產規模已破2萬億,產品數破1000只,客戶數超500家,服務機構主體覆蓋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機構、私募基金、WOFE 外商獨資企業私募管理人、保險資管、股權交易中心等各類資產管理機構,業務品種包括ODI、QDIE、港股通、各類金融衍生品、二級市場股票、非標資產等。(安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