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商業 >

數讀社寶科技2020薪酬福利調研報告,85.9%企業認可社保減免政策能有效減負

2021-02-02 15:52:51 來源:財訊界

社保減免、社保入稅、延遲退休、五險變四險…………2020年,社保領域發生了許多重要事件,哪件令人印象最深?疫情影響下艱難的2020,HR最關注的又是哪些?

近日,由社寶科技主辦,北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支持的《2020-2021年中國企業薪酬福利保障調研報告》發布會在上海圓滿落幕。會上,社寶科技創始人、CEO李賢威發布了《調研報告》,并發現和總結了2020年HR關心關注的社保問題。對企業來說,社保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關乎著企業人力成本的變化和HR工作流程的調整。

政策力度空前之大,企業嘗到減稅補貼“甜頭”

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2020年2月,國務院宣布階段性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5月,國務院又將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全部延長至2020年底。據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介紹,2020年,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共為企業和個人減負1.54萬億元,社保“免減緩降”政策力度和規模空前,對紓解企業困難、保障民生和促進經濟恢復增長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2020-2021年中國企業薪酬福利保障調研報告》顯示,對于2020年一系列的減負政策,85.9%的企業 HR 認為最直觀有效的是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的減免,20.8%的企業認為緩繳只能解決暫時性問題。由于此次減負政策力度之大和覆蓋之廣幾乎可以說是空前絕后,“不知道或不清楚細則”的HR僅占 5.8%。

與歷年數據相似的是,即便政策扶持,仍然有超過半數的企業認為“企業社保負擔重,員工到手收入少”,這一選項的占比超去年 9.5%,但與此同時,選擇“社保減免力度不夠”的占比比往年降低 4.3%,看似矛盾的背后,也反映了想要解決社保負擔問題,不能僅靠政策減免,而企業 HR也已意識到這個問題,降本同時,更要增效。

社保政策密集出臺,又多又難懂令HR頭疼

2020年HR在社保工作上的煩心事比去年有所降低,大部分難點的選擇比例小于去年。但基于社保減免、社保入稅等各類政策頻頻出臺,多地政策又各不相同,在企業社保工作難點的調研中,36.7%的HR選擇了“政策繁多、無法清晰了解”,高于往年;另外,即便政策扶持,26.8%的企業HR仍認為社保成本較高,此數值也略高于往年。

值得注意的是,異地繳納繁瑣仍是困擾企業社保操作的一大原因,而隨著企業全國經營總體常態化的大勢所趨,異地社保繳納需求將會更大。技術升級可以為企業雇員帶來更多選擇自由,因此,社保繳納屬地選擇“工作地繳納”的企業比例呈下降趨勢,而選擇“按員工意愿繳納”的比例呈較為明顯的上漲趨勢。

社保基數合規可以說是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或受疫情影響,社保基數合規比例沒有像往年進步,下降0.7%,所幸浮動比例不大,基本與去年持平,相較2018年仍有明顯提升。伴隨著2020年11月社保入稅的正式落地,合規化或有大幅提升空間。

社保痛點解決方案:政府政策“降本”第三方服務“增效”

《調研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伴隨著第三方服務機構及第三方系統平臺的進一步普及,“數據過多、操作困難、手續繁瑣、流程不清”這類社保操作問題被迎刃而解,在HR選擇社保工作難點中的比例均較往年下降。

隨著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第三方社保服務已被更多企業接受。綜合歷年數據,選擇“自行辦理社保繳納”的企業連年下降。

因此,我們可以把改進社保工作的方法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借助外部政策達到“降本”,第二類是調整繳納的流程方式、人員配置等,第三類是改變用工方式、用工結構或借助第三方服務,將社保工作分擔出去,達到“增效”。結合往年數據來看,“自上而下的政策型”占比均超過50%,而30.2%的企業同時考慮內部優化社保繳納,去除冗余流程,另外24.6%的企業則選擇第三方服務機構。

社寶科技作為一家堅持以“讓社會更高效”為使命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一直致力于以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和SaaS云計算技術,賦能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助力企業實現成本優化和數字化轉型。社寶科技在全國已建設210+直營分子公司,在660+城市為企業提供社保/公積金服務,旗下社保通平臺率先在國內實現并推廣了“互聯網+社保”模式,可通過WEB端/移動微信端提供準確高效的服務,實現通繳全國社保。

依托社寶科技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經驗積淀和專業服務,以企業HR的日常工作關注度為核心,每一年,社寶科技都會發布《中國企業薪酬福利保障調研報告》,我們真切地希望這份《調研報告》能夠幫助HR更好地總結回顧過去一年,同時對未來的工作有所幫助與啟發。

完整版《2020-2021年中國企業薪酬福利保障調研報告》可通過關注“社寶科技”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官方網站下載電子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