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根植于中華民族血脈的同胞情義,這是鐫刻在炎黃子孫心靈的互助精神。每當國家發生大災大難,不論是居廟堂之高的政府官員,還是處江湖之遠的黎民百姓,都能置身事中,或沖在一線參與救災、指揮救災,或捐資贈物協助救災、處理善后。災難無情人有情,在災難面前,我們看到了團結互助,感受到了人間大愛,更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強大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英、日等發達國家以及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日增病例屢創新高,中國雖難獨善其身,但在政府部門的統一部署下,在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下,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合力阻擊疫情,取得了疫情阻擊戰的重大勝利,經濟迅速復蘇,樹立了大國治理的典范。
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愛心企業和愛心企業家發揮出了重要作用,紛紛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比如,騰訊、蒙牛、百度等著名企業就捐出巨額資金或物資馳援災區,他們也因此贏得了社會贊譽。但也有企業遭遇過“逼捐”和道德綁架的鬧劇,比如華為曾為武漢抗疫捐贈3千萬元,但被一些網友指責捐款太少,缺乏跨國企業的責任和擔當,說華為是“鐵公雞”。華為真的像某些網友說的那樣不堪嗎?非也。
華為除了捐出3000萬元現金外,還第一時間向武漢捐贈了醫療配件和醫院應急物資,同時,華為還發揮其通信技術優勢,迅速調集技術人員馳援武漢,幫助搭建火神山醫院5G基站,為武漢抗疫做出了華為特有的貢獻。
有這么一個企業家,也遭遇過類似的指責,稱其疫情期間對國內“一毛不拔”,轉而向澳洲捐款3000萬。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這個企業家叫黃向墨,又名黃暢然,玉湖集團創始人。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國內防疫物資緊缺,黃向墨想方設法,多渠道、多批次的從海外籌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空運回國,支援國內疫情防控。針對疫情時代下的國際貿易壁壘和食品安全挑戰,黃向墨領導的玉湖集團制訂了玉湖冷鏈大中華區戰略,重資產投入,建立全球冷鏈食材供應鏈體系,以另一種方式助力“疫后重建”,推動經濟復蘇。
黃向墨自少年貧困之時便立下宏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在事業取得一些成就后,先后以公司或個人名義捐建了城市地標,資助了醫療、教育、慈善和社會福利等機構,多年來為公益慈善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累計捐款超過4億元人民幣(約合4.5億港元)。由于慈善事業卓著,黃向墨連續多年進入“胡潤慈善排行榜”,其中2011年位列全國第10名;2012年位列全國第22名。他還被新華社評選為“2010年度廣東十大新聞人物”,其領導的玉湖集團被深圳市政府評為“2011年鵬城慈善十大企業”。
對于在這次疫情中涅槃而生的英雄城市武漢,黃向墨特別關注,疫情暴露出的食品供應、安全、配送等難點痛點問題,讓他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疫情得到控制后,黃向墨專程前往武漢考察,與當地政府領導人商談服務民生、促進就業、拉動經濟的落地方案。黃向墨要在武漢打造華中冷鏈物流頭部企業典范的計劃,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對于這樣的黃向墨,你們是怎么看的呢?期待你們的留言,感謝閱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