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商業 >

中企專訪丨社寶科技創始人李賢威:數字化賦能人力資源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2021-12-14 10:48:38 來源:財訊界

當前,數字化浪潮方興未艾。對于傳統產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過程。通過深化數字技術在生產、運營、管理和營銷等諸多環節的應用,實現企業以及產業層面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不斷釋放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是傳統產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途徑。

近日,針對人力資源行業的數字化變革,《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采訪了業內優秀企業社寶科技的創始人、CEO李賢威,暢談行業轉型之路。

以下為訪談實錄:

數字化人力資源對科技強國戰略有哪些積極推動作用?

李賢威:分為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來看。政府層面,9月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特別提到,要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那么北京、上海等地政府就會匹配大量人才政策。企業方面,像社寶科技提供的數字化人力服務,幫助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處理好人才在就業過程中的政策申請、申報、入離職、檔案、社保、薪資、個稅等事務;人才在雇員端的健康、保險等事務也能提供幫助。

數字化人力資源與傳統人力資源有何區別,具有哪些優勢?

李賢威:數字化人力會讓企業整個組織更加有彈性,社寶科技能夠把線上線下結合在一塊,通過數字化手段,將資料、信息、工作流程、審批流程等線上化,數字化帶來很多便利性、靈活性,讓小型的團體、組織、企業誕生更大的能量,20個人的小團隊,可以完成200人可做的事。同時,數字化人力可以進行數據分析等工作,賦能于人,讓組織中每個人的個人能量發揮到最大。一個HR,原先只能管50名員工的社保、工資、個稅,但有了數字化手段的輔助,他就能管到上千名員工。舉個例子,HR為員工辦理入職,以往需要線下填表、復印身份證,現在,社寶科技的數字人力可實現掃碼上傳身份證、線上表單填寫,還可以進行身份驗證、學歷認證,直接電子入庫。數字人力讓效率提升,讓團體更強大,也讓個人更強大。而數字人力基于傳統人力,又遠高于傳統人力,更有延展性。

數字化人力資源目前發展到哪個階段,今后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李賢威:中國人力資源的發展從上世紀80、90年代開始市場化,人才可流動。到近十年移動互聯網的產生,近五年大數據、云計算、SaaS端的產生,才讓數字化人力進入到“初級階段”,政府部門的金稅系統、人社系統、醫保系統都開始上線,在這個階段,HR在辦事過程中,銀行端、保險端等諸多服務端的基礎服務全部線上化,數字化的速度比較快。從未來5-10年來看,14億人口通過數字化人力的推動應該能帶來巨大的生產能力,假設5億勞動者通過數字化人力賦能,就可以誕生出10億、20億工作效率,那么我們的GDP會飛一般增長。

數字化人力資源對于社會就業以及人才培養帶來怎樣的變化?

李賢威:中國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城鎮化、低生育率等問題,就業人口在減少。麥肯錫的報告中也特別提到,到2030年,全球8億人原來的崗位將會消失,但又因為數字化而誕生了很多新的行業和崗位,就像從前,馬車被汽車替代,馬夫失業了,誕生了司機,所以數字化帶來的不是崗位消失了,而是崗位轉換了、變化了。

數字化人力資源如何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李賢威:我們認為,中國所有企業都正在做數字化轉型。一種是數字化原生企業,對這類企業,沒有數字化就沒有他們的商業模式;另一種是數字化重生企業,像餐飲、酒店行業,因為數字化的推動,出現了線上訂房、線上結算、線上考勤排班、線上外賣等等,數字化改造了企業的方方面面。所以說,數字化對企業的變革最重要,生產、組織、供應鏈都會帶來很大變化,不做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未來很難存活。而在我國,因為數字化基建做得好,非常利于中小微企業做數字化轉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