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以“數智驅動 融合創新”為主題的第十一季“創新之源”大會在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成功舉辦,云上觀眾超2萬人。
本次大會是中關村軟件園、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健全“賽-會-營-孵-投”一體化孵化生態鏈條的關鍵環節,上午的“創新之源”大賽決賽重點聚焦人工智能賽道,發掘篩選優秀項目;下午“創新之源”大會探討科技創新前沿趨勢,引領數字化智能化產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威偉,海淀區政府副區長、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林劍華,以及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等產學研機構、專家學者和創投機構代表、“創新之源”16強項目共同參加活動。
工信部信發司副司長王威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軟件定義世界,開源定義軟件,開源已成為軟件技術創新和協同發展的重要模式,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重要機遇。希望中關村軟件園順應全球開源發展趨勢,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優勢,通過吸納開源力量,探索開源模式,鼓勵開源智慧,打造開源高地,推動國內軟件技術迭代、應用升級和生態繁榮,助力我國軟件做大做強。
海淀區政府副區長、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林劍華林劍華提出,海淀區是中關村的發源地,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區,區域高端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氛圍活躍,以大信息產業為支柱的高精尖產業體系持續引領示范。創新之源等系列大賽,有效匯聚創新項目,推動各方資源有效推介融合,為創新創業者追逐夢想搭建廣闊舞臺。
加快場景創新,推動產業落地
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順應科技創新的發展變化,圍繞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的大方向,在項目篩選階段新增智能制造、工業創新、數字孿生、集成電路和傳感器等細分賽道進行專場評比,在項目篩選標準上,進一步提高篩選水平,重點關注創新項目在“補短板、強弱項”中的重要作用。
本季大賽,從近千個報名項目中篩選出16強項目進行決賽路演,16強項目在路演中展示的技術實力、競爭優勢、發展前景,進一步帶動場景建設,有利于加強上下游技術集成,打造標桿工程示范效應,加速人工智能產業落地。后續,16強企業將進入“雙創加速營”進行重點孵化,項目將獲得由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提供的最高價值百萬的孵化服務包,涵蓋項目落地、科技金融、品牌推廣、資源對接等各方面支持。
為聚焦AI產業發展,分析影響行業發展的因素,預測并引導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為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指引方向,會上,中關村軟件園副總經理、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董事長宋吉明,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付曉宇、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應用軟件產品云服務分會秘書長、海比研究院院長曹開彬,字節跳動火山引擎市場總經理魯揚在會上共同發布《2022中國AI技術應用場景市場研究及產品選型報告》。
海比研究院院長曹開彬進行報告解讀,他提到,AI的出現能夠改變社會分工結構,企業中具有極大的發展應用空間。當前AI企業應用正處于密集落地應用階段的前期,隨著人機交互、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技術達到成熟階段,將極大加速AI在企業中應用場景的拓展,已經應用的場景其應用效果也會進一步提高。
字節跳動火山引擎市場總經理魯揚就報告進行了AI與數字營銷結合的分享,他表示,人工智能必須得跟企業場景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價值。在智能營銷場景下,字節跳動有過很多實踐和嘗試。字節跳動愿意將高速增長中沉淀的增長方法、工具和技術能力輸送給企業,幫助用戶一起獲得快速增長。
直通資本市場,助企乘“市”而上
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是中國證監會和北京市政府認可的北京市唯一區域性私募證券市場,其“科創孵化板”定位于專門面向北京市各孵化器內屬于高精尖、硬科技行業領域的科創小微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資本市場規范融資服務,“科創孵化板”掛牌具有融資便捷、管理服務創新、交易制度靈活等特點。
大會期間,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總經理成九雁、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總經理任蘋出席科創孵化板合作推薦單位授牌儀式,以實現雙方今后進一步緊密合作,加快推動科創小微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步伐。
成九雁在現場表示,北京股權交易中心與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合作點在于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提供認股權確權、登記、變現、轉讓等,可以為一大批沒有上市的企業提供資本市場的服務,支撐硬科技企業發展。
以會匯智,精彩觀點碰撞智慧火花
創新之源大會是“賽-會-營-孵-投”特色孵化模式中“以會匯智”的重要一環,通過大會鏈接多方合作機構,匯聚創新資源,專家、導師們的精彩觀點碰撞出智慧火花。
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以《大事業、大融合、大變革》為主題,重點圍繞元宇宙進行分享。他提出,元宇宙的核心是“大融合”,具備交易隨時隨地、體驗亦真亦幻、場景虛實結合、時間似有似無等特征。所有行業都可以插上元宇宙的翅膀,成為行業產業變革的“新動能”。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首席顧問林天強博士在大會現場進行《產業鏈、創新源與靈境智能》的主題分享。他提出,靈境智能是對數字經濟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邊緣計算新的集成。它與元宇宙都是對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和產業的概括,將形成改變世界的全新機會。在這樣的變局下,產業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嶄新技術,去定義屬于中國的未來。
著名企業家、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為16強營員進行了《開營第一課》的主題分享。毛大慶提出創業是一場馬拉松,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科技創業者需要洞察大勢,找準方向,積極握手新技術,成就新征程。
在投資論壇環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成果轉化部總監李軍、啟航投資主管合伙人馬建平、亞杰基金合伙人譚茗洲、北京創業投資協會副秘書長艾靜、無限基金SEE Fund管理合伙人賀靜、水木清華校友基金合伙人王學輝,圍繞《變化經濟環境下的確定性的投資》主題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并為16強企業帶來未來投資趨勢和企業融資的建議。
嘉賓們表示,從大環境看,當前創投處于“尋求一個新的平衡”的過程中,不確定性成為新常態。創業者要看到,稀缺永遠是稀缺,擁有渴望成功的情懷,堅持做正確的事兒往往能贏得市場認可。
大會分享精彩不斷,為創業項目對接投資機構及大企業提供平臺,推動技術交流、項目合作,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創新生態。
豐富孵化生態,打造服務樣板
作為中關村軟件園年度品牌盛會“科技向北”中產業創新活動的重要一環,中關村軟件園、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于2020年正式將原有品牌活動“創新之源”升級為“中關村軟件園Z計劃”,該計劃以“創新之源大賽”和“雙創加速營”為載體開展雙創服務系列活動,以“賽營合一”的創新方式推動創新要素、服務要素、資本要素進一步集成融合,形成“賽-會-營-孵-投”的特色孵化模式。
創新之源大會通過引入金融活水,整合科創服務,豐富中關村特色孵化生態,幫助新興項目落地孵化,以培育出一批核心技術過硬、市場競爭力強、應用前景廣闊的科技創新企業,助力其發展進入“快車道”,打造大信息產業孵化服務樣板,提升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能級。
截至2022年,創新之源大賽已成功舉辦11季,目前已成為中關村軟件園、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極具品牌影響力的雙創活動之一,是挖掘“金總子”企業的重要渠道。今年的16強項目從近千個報名項目中進行選拔,在上午的決賽現場,經過將近4個小時激烈角逐,北京智芯仿真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一等獎,光子瑞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廣東元能星泰孿生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獲得二等獎,北京深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火星人視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格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三等獎,科洛華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群星閃耀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家企業獲得創新之星獎。
滿滿一天的創新之源大會雖然閉幕,但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止!聚焦前沿科技、整合服務資源、優選科技項目、創新孵化方式,后續,中關村軟件園Z計劃、創新之源還將不斷為中小企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全面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企業增長加速器,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持續貢獻蓬勃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